曾经说不出的喜欢,都是有原因的。
我很喜欢一个女孩,以及她写的文字。
她叫迷宝,是这么介绍自己的。
慢走路,
多喝水,
做些无用的事。
迷宝,有时候也叫比熊贼贼。
未成名女作家,著有《女孩像你》、《亲爱的另一个我》。
最初从豆瓣上看到迷宝写的女孩的故事,我就很喜欢,但说不出为什么,只觉得她文字很干净,很亲切,没有流行词,不抢热点,更没有高高在上的姿态和炫耀,故事也很普通,但是迷宝写出来就很舒服,也很有吸引力,像是听朋友讲故事,又总忍不住问后来呢。
这两天听了叨叨姐的课程,恍然大悟。迷宝看似漫不经心的文字,正是叨叨姐所说的“闺蜜式的聊天”,细读又具有非常严密的逻辑,节奏把握的也非常好。
1、逻辑清晰,读起来不费力
这里以迷宝的一篇干货文为例,试着从逻辑上拆解下,也是对叨叨姐写作课程的复习。
迷宝的《我是如何通过开网店赢得自由的》 ,分为三篇,这里先说其一。
在《我是如何通过开网店赢得自由的(一)》中,迷宝如同和粉丝聊天一般(其就是在和粉丝聊天),说本文是答应了大家的开店攻略,然后简述店铺情况,以及自己通过开网店实现财务和时间上的双自由,也很自然地说起日本游学计划,和因游学计划带来的店铺的转型。
寒暄完毕,迷宝很直接地进入正题,她文章是这么写的:
“进入正题,今天要说的问题是:
也想开网店,现在卖什么能赚钱?如何找货源?”
直接抛出粉丝们关心的问题,同时也表明文章的逻辑架构和所提供的利益点。干脆利落、不墨迹。
迷宝很清晰地回答“卖什么能赚钱”这个问题无解。卖什么都有赚钱的,都有不赚钱的,关键是看你怎么做,会不会做。然后结合自身情况来分析“为什么选择卖袜子这个听起来特别low又没有情怀的商品。”
迷宝讲了三个原因。
第一个原因是,自己觉得卖袜子省心——发货方便、人人能穿,无风格、时间和尺码限制,即没有囤货风险。
第二个原因是,身边朋友刚好有需求和困惑,由观察生活而发现商机。
第三个原因是,袜子打底裤品类的店铺,顾客回头率高。
迷宝小结自己是基于以上明确的认知,才决定开始做袜子店的。然后第一个金句出现:
“太多人开店的失败案例,全都出现在选门类上面。”
然后,举了化妆品/床上用品/小龙虾等三个例子来分析品类特点和自身资源优势。以反向例子强调选择品类的重要性。
“在开店之前,一定,无比想好,你要售卖的品类有什么优点,有什么可能造成麻烦的缺点。这个是自己做生意最重要的一件事,没有之一!”
以上是第一篇的主干内容,也是叨叨姐课程中提到的干货文典型的逻辑架构:
①读者的问题/现象
直接抛出问题:也想开网店,现在卖什么能赚钱?如何找货源?”
②概念解释、观念澄清
澄清问题关键不在于卖什么,而是关键看怎么做/会不会做。
③以我的经验来解决问题
迷宝结合自己的经验,来帮助读者分析如何选择品类,这里说一下,第②和第③与叨叨姐课程提到的顺序互调了,其实文章的逻辑读起来顺就行,不一定按照死板的方式铺开,在写作的时候也可以灵活处理。
④具体方法123
举反面例子的过程中,说明了选择品类的具体的方法和原则。
⑤鼓励升华
迷宝没有为了升华而升华,而是在结尾部分呼应开头的寒暄,以和粉丝聊天的模式,发起了投票“希望我下期写什么”,既有互动性,又并留下了悬念。
如果我们不知道该怎么写文章,按照干货文的逻辑展开即可,但是我们会写文章的话,就不必拘泥于刻板的套路。
2、注意语气和节奏,读起来更舒服
喜欢迷宝还有一个原因,是她写文章的语气和节奏。这篇文章就是和粉丝聊天的语气,娓娓道来,细碎的短句,很亲切,能读出迷宝对生活的热爱和畅想,她在分享自己的故事,而你可以分享到她的喜悦。
迷宝文章节奏的把控也很好,聊天/讲故事的时候,不紧不慢。讲正题的时候又干脆利落,主干和配合加粗的金句,也适合快速阅读。
好比听歌的节奏一般,有舒缓有激昂,爽。
3、文如其人,感觉很合拍
迷宝无论是写女孩的故事,分享开店干货,还是讲京都的生活见闻或游玩攻略,都很有个性风格,正如她的签名"慢走路,多喝水,做些无用的事。"
恰巧我也是个悠哉的人,尚静喜慢,注重感知内心和认识世界,享受生活,又抱着认真而敬畏的态度努力着。我们很合拍呢。
所以,原来如此。
谢谢叨叨姐的课程,让那些说不清楚的喜欢,变得清晰起来。继续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