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风筝
我尽可能将各种碎片时间发挥到它的最大价值,争分夺秒般读完了《追风筝的人》,不是因为时间紧迫,而是环环相扣的情节不断勾出心中的疑问:“哈桑搬走后,到底过得是怎样的生活?”“哈桑和阿米尔还会再见面?感情还能和好如初吗?”当人们的好奇心被挑拨,都将有“打破砂锅问到底”的决心。当我读完小说末尾,作者并未俗里俗气地写出童话般的结局,而是阿米尔代替哈桑,去为索拉博(哈桑的儿子)成为追风筝的人,而且脑海里回荡着:为你,千千万万遍。
回过头来,脑海里一直在梳理着整个故事的来龙去脉,这个作为一个理科生的通病,总想分出合理的逻辑。但每个读者总会夹杂着自己的情感去摸索作者究竟表达什么,结果呢,千千万万的结论,也都确实在理,我想这也是读书所带来的魅力之处。小说中人物众多,暂且不说正反面,只是立场不同罢了。像阿米尔以及他的父亲、哈桑、索拉博……,即使种族、声誉、地位等差异很大,其实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个风筝。
阿米尔的父亲,一个有钱富商,衣食无忧、声誉地位显著。但先是阿米尔的到来夺走了爱妻,后与哈扎尔仆人老婆有了哈桑的私生子,注定他的情感是多层次且杂乱。如何让阿米尔和哈桑享受到平衡的父爱,同时兼顾自己的名誉,这就是他心中的风筝。就如小说中所写的:面对阿米尔撒下栽赃给哈桑偷手表的谎言,他果断原谅了。始终记得哈桑每年的生日,甚至为他医治了兔唇。他心里有个父爱的天平,他给予了阿米尔名分、教育以及所有好的物质条件,相应就得让哈桑得到更多的细心关爱。总以为这样做可完成自我救赎,但是完全错了,因为他在阿米尔嫉妒的内心无意间摘下怨恨的种子,这触发一系列故事发展的开关。
哈桑,自从出生以来,他没有选择的权利。父亲身份低微、相貌丑陋,母亲名声差,离家出走,哈桑天生兔唇,这一切对于任何正常人都是大灾难,还得忍受他人的耻笑,没错,就因为他们是哈扎拉人,因为种族的不同而只能为他人奴役。可是,他有阿米尔,“哈桑平生出来的第一个名字是阿米尔”这句话可见他与阿米尔是一辈子的好朋友,至少他这么认为。他心里藏着一个风筝,是希望和阿米尔永远都是好朋友,可以让他为之赴汤蹈火的那种。若不是阿米尔的嫉妒心在作怪,也不会有哈桑的出走,更可能哈桑不会死。有时候就跟自己较起劲来,老是用起“假如”“如果”“要是”等字眼,去妄图改变故事的发展趋势,只因哈桑这个人物深深刻画在脑海里。当我看到哈桑夫妇被疯狂塔利班人杀害后,击垮了我的心里防线,我落泪了。
阿米尔,看这本小说以来,对他的感情是比较复杂的,因为他的嫉妒,去践踏哈桑的自尊心,利用哈桑的憨厚纯真撒谎,对哈桑陷入困境却无勇气挺身而出……这很容易让人热血喷张,有骂人的冲动。随之战争的爆发,几番政权的变动及迁居到美国,一路上充满着血腥和危险,这让阿米尔更怀念小时候与哈桑无忧无虑的玩耍场景,欺骗、悔恨等情感不断交织,在心里沉淀了一个难以消去的黑团。懦弱是阿米尔天生的弱点,即使每晚与孤独、失眠为伴,也鼓足不起直视错误的勇气,知道阿辛汗解开了阿米尔以及我心中的谜团:哈桑和阿米尔是同父异母的兄弟。这也催促阿米尔前往阿富汗的勇气,心里一直回荡着“那儿有再次成为好人的路”,重新回到那个熟悉且又陌生的国家。成为好人总是要付出代价的,义无反顾地与阿塞夫以命相拼,为了弥补儿时未替哈桑站出来解围;绞尽脑汁带索拉博去美国,以及做出一切为让他开心、感受到家庭的温暖。是的,他在用哈桑以前对他做的一切,反过来去讨哈桑儿子的开心。只因心中记着:为你,千千万万遍。我想,他心中的风筝:找到再次成为好人的路。
从小说的情节脱离,来看看现实,回顾身边来来往往的行人。他们心中也有自己的风筝,或是理想或是执念或是心愿,不管它是什么。如果有,就鼓足勇气去追逐。若是错过,很难找到再次成为好人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