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Script

JS垃圾回收机制

2018-11-02  本文已影响172人  星星的成长之路

JS的内存生命周期:

  1. 分配你所需要的内存
  2. 使用分配到的内存(读、写)
  3. 不需要时将其释放、归还
内存生命周期

js垃圾回收机制:

JS内存空间管理:

js具有自动垃圾回收机制。虽然开发的时候不用过于关心内存,因为分配和回收都实现了自动管理。但是了解自己的写的代码,在执行的过程中发生了什么,有助于我们写出更加优秀的代码。

标记清除

引用计数

跟踪记录每个值被引用的次数。

互相调用

在这个例子中,objectA 和 objectB 通过各自的属性相互引用;也就是说,这两个对象的引用次数都是 2。
在采用标记清除策略的实现中,由于函数执行之后,这两个对象都离开了作用域,因此这种相互引用不是个问题。
但在采用引用计数策略的实现中,当函数执行完毕后,objectA 和 objectB 还将继续存在,因为它们的引用次数永远不会是 0。
假如这个函数被重复多次调用,就会导致大量内存得不到回收。

关于IE的引用计数问题:

IE 中有一部分对象并不是原生 JavaScript 对象。例如,其 BOM 和 DOM 中的对象就是使用 C++以 COM(Component Object Model,组件对象模型)对象的形式实现的,而 COM对象的垃圾收集机制采用的就是引用计数策略。

因此,即使 IE的JavaScript引擎是使用标记清除策略来实现的,但 JavaScript访问的COM对象依然是基于引用计数策略的。也就是说,只要在IE中涉及 COM对象,就会存在循环引用的问题。

下面这个简单的例子,展示了使用 COM对象导致的循环引用问题:


循环调用

这个例子在一个 DOM元素(element)与一个原生 JavaScript对象(myObject)之间创建了循环引用。
其中,变量 myObject 有一个名为 element 的属性指向 element 对象;而变量 element 也有 一个属性名叫 someObject 回指 myObject。
由于存在这个循环引用,即使将例子中的 DOM从页面中移除,它也永远不会被回收。

为了避免类似这样的循环引用问题,最好是在不使用它们的时候手工断开原生 JavaScript 对象与 DOM元素之间的连接。例如,可以使用下面的代码消除前面例子创建的循环引用:


变量设置为null

将变量设置为 null 意味着切断变量与它此前引用的值之间的连接。当垃圾收集器下次运行时,就会删除这些值并回收它们占用的内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IE9把 BOM和 DOM对象都转换成了真正的 JavaScript对象。这样,就避免了两种垃圾收集算法并存导致的问题,也消除了常见的内存泄漏现象。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