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想要阅读100本书?如果这是你的目标,那就错了
1.为什么“一年阅读100本书”的目标定错了?
在读书方面,我们经常会看到一些人说:今年的目标是:阅读100本书。如果你真的是想读书的话,那么你的目标可能定错了。为什么这样说呢?
我们先来看一看,这个目标的聚集点是什么?“一年阅读100本书”的聚焦点在数量上。只要你完成了数量指标,就算你完成了。但数量指标完成了,就意味着你真的有所收获了吗?如果你读的都是一些非常简单的书呢?我们读多少书不是目的,我们的目的是有多少收获。
《好好学习》的作者成甲老师,他在读书的时候,就不再以数量为目标。他在书中提到,《穷查理宝典》是他非常喜欢阅读的一本书,这本书的作者是著名的投资人查理·芒格。成甲老师之所以非常喜欢这本书,是因为这本书里讲述了很多底层思维,而当你把这些底层思维弄懂的时候,再去看一些现实问题的时候,就会很通透。
因为这本书很重要,值得反复阅读,所以成甲老师就多买了几本,放在车里、家里等经常会待着的地方,这样就方便随手拿起来读。每次读,都会有新的认识与感悟。虽然他读的只是一本书,但他的收获并不见得比读了10本书少吧。
每本书的知识“厚度”和“密度”不一样,如果你只是单纯地以数量作为阅读目标,那么你可能离真正地成长还有一定距离。
2.阅读应该以“点”为目标,而不是以“本”为目标
如果我们不以阅读多少本书为目标的话,那我们应该以什么为目标呢?我们应该以“点”为目标,也就是我们收获了知识点为目标。
那具体应该去关注哪些知识点呢?我们可以从这两个方面去考虑,一是听起来十分重要的观点,一是颠覆自己以前认知的观点。
①十分重要的观点
十分重要的观点,我们都是比较容易辨别的,因为它很大众化,经常是一本书里的精髓或者是重点篇章。这类观点呢,对于我们的生活有很大的指导意义,是值得反复阅读与思考的。
比方说,在《一本小小的红色写作书》里,提到了一条写作的原则,那就是从上而下的写作原则。这条写作原则,是说写一些说明文的时候,我们要把总结的话术放在篇头,同时文中的观点安排,也应该是从最重要、次重要、不重要这样去排列。
其实,这样的写作手法,对于读者是十分友好的,因为现在是一个快速阅读的时代,当作者把观点清晰明了地摆出来,读者能够在最短的时间,获取到一篇文章的精华。
因此,类似于这样的原则,我们就可以把它当做收获的一条重要观点。通常,这样的观点会出现在标题或者总结里,非常显眼。
②颠覆认知的观点
颠覆认知的观点,是从我们每个人自身来讲的。因为我们每个人的知识背景不一样,也许一本书里的观点跟你以前的认知相同,也或许跟你以前的认知不一样。
所以,我们在读书的时候,也要“自私”一点,找一找那些颠覆自己之前认知的观点,这对我们自身来讲,也是一种价值观重塑与再打磨的过程。
比方说,在《象与骑象人》这本书里,提到了一个很有意思的事情,这个事情跟大部分的认知都不一样。书里提到了两个人,一个人单身、年轻、聪明、多金、有魅力、爱好阅读;一个人已婚、年老、肥胖、收入一般、外表一般、而且还有疾病。
如果想要交换身份的话,你会选择哪个人呢?应该很少人会选择第二个人吧。但是,第二个人却比第一个人过得幸福,为什么呢?因为第二个人拥有更广泛的交际圈,她有更多的朋友。所以,在“幸福”这个国度里,朋友与交流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
这些颠覆以前认知的观点呢,就好像是现在的自己和以前的自己的对话,现在的自己遇到了一些新鲜事儿,在了解了这些事儿以后,你才发现以前的自己完全想错了。这也算是一个自我的更新迭代吧。
3.以“点”为阅读目标的三个小方法
①“筛”观点
“筛”观点,主要用于我们在看完一本书以后。这个方法,你可以参考《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里做笔记的方法。
在读第一遍的时候,如果你觉得这一页十分重要,那么就在这一页下部折一个角。当你读完一本书以后,再重新回看一下这些有折页的部分,如果你依然觉得十分重要,那就再在这一页上部折一个角。
因为有的时候,我们在最开始的时候,这些观点十分打动我们,但是再回看的时候,你会觉得只是一般。所以这样的话,就可以帮我们筛选出有用的观点。
同时,这个方法也可以判断出这到底是不是一本好书。有的书,你读完以后,一个观点也没有找到;有的书,可能一页纸就概括了一本书的内容;而有的书,你可能折了又折,哪一页也不想丢弃。所以,一本书是否有含金量,这个时候,我们就可以看出来了。
②“理”观点
“理”观点,是说我们要理清楚这个观点,具体说来,主要有三个方面,也就是是什么,为什么以及怎么做,也就是黄金思维圈的思维方式。如果你能够从这三个维度把一个问题想清楚的话,那么你对这个概念已经有了非常清晰地理解了。
比方说,我们在读到复利这个观点的时候,我们就需要想清楚到底什么是复利,你能否用自己的话说出来吗?为什么复利很受人追捧,它真正的魅力到底是什么?在生活中,我们可以把复利用到哪些方面,除了投资以外。
有的时候,一本书只是提到了一个好观点,但叙述并不是很详细,那这个时候你就停下来,去找来别的书,或去查找别的资料,把欠缺的那些方面补全。这个时候,你对知识的理解也就更完善,更立体了。
同时,你也能从一个更高的角度去看这本书,这个作者,知道他哪儿写得好,哪儿写得不好了。
③“用”观点
“用”观点的话,我们就是要做到学以致用,在这点上,我们可以参考《这样读书就够了》里面的方法。我们要把每个观点联系到自己的实际生活里,自己以前是怎样做的,今后打算怎样去做。
比方说,在《好好学习》这本书里提到了一个“绿灯思维”,就是我们要对一些新事物开放“绿灯”,不要墨守陈规,要保持好奇心,积极去了解,去学习。那么应用到自己的生活里,你就可以想想自己以前是否有“绿灯思维”,哪些事情做到了,哪些事情没有做到。今后的话,你将打算怎样去做?具体会应用在哪些方面上呢?
在后续的实际应用过程中,我们还可以不断给自己反馈,这样帮助自己去进一步调整。总之,要让这些观点“活”起来,要让它们真正走进自己的生活,而不只是停留在书本上的文字。
结语
“每年读100本书”这样的目标聚焦的是读书的“量”,要想让自己有真正地成长,我们更应该关注的是读书的“质”。我们可以把“点”作为我们读书的目标,看看一年下来,收获了哪些知识点,应用了哪些知识点,哪些知识点使自己的生活受益了。以“点”为读书目标,会让我们的读书更实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