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天玄女

2020-07-25  本文已影响0人  钟东妃子笑

《九天玄女》

《漢學堂叢書》記:“黃帝攝政時,有蚩尤兄弟八十ー人,並獸身人語,銅頭鐵額,食沙、石子,造立兵仗刀戟大弩,威振天下,誅殺無道,不仁不慈。萬民欲令黃帝行天子事,黃帝以仁義,不能禁止蚩尤,遂不敵。乃仰天而嘆,天遺玄女,下授黃帝兵信神符,制伏蚩尤,以制八方。蚩尤沒後,復擾亂不寧。黃帝遂畫蚩尤形象,以威天下,天下鹹謂蚩尤不死,八方萬邦皆為珍伏。”

這段神話所敘,有三點值得我們註意:

一是“有蚩尤兄弟八十ー人”蚩尤仿佛是巨人族的名稱,《述異記》本之,減為七十二人;至於“魯身人語、銅頭鐵額”等獰猛狀貌的描寫,則從戰國時代的《歸藏》所寫“蚩尤出自羊水,八肱八趾疏首”已經啟其端緒。

二是“蚩尤沒後,復擾亂不寧。黃帝遂畫蚩尤形象,以威天下”:黃帝還要靠圖畫蚩尤的形象來威服天下,蚩尤當年的雄威猛勇可以想見。無怪齊祀八神,“三日兵主,祀蚩尤”(《史記·封禪書》),漢高祖劉邦起兵時,也要“祠黃帝、祭蚩尤於沛庭”(《史記·高祖本紀》)了。蚩尤實在就是自古以來民間傳述的戰神。

三是玄女這個後來對民間發生重大影響的人物,此時開始登上神話的舞臺。末一點最為重要,略加申說。

玄女之名,先秦書不載,此始有之,但尚未見其形容狀貌。至《黃帝問玄女戰法》(大概是六朝人作,其書已供)始謂“有一婦人,人首鳥形”,自稱“吾玄女也”;《廣博物誌》卷九引《玄女法》(不知是否與前書同為壹書)復說玄女系王母所遣,自稱“我九天玄女也”,自後“九天玄女”便定為玄女的正式尊稱。社光庭《墉城集仙錄)有く九天玄女傳稱她為“黃帝之師,聖母元君(西王母)弟子”,從此玄女的名聲大著民間尊之為“九天娘娘”,聲望僅次於從西方來的觀音菩薩。因而《水遊傳》有宋江在玄女廟得天書(第四十二回)的敘寫。推想這個“人首鳥形”的神話人物玄女的來源,大約最初可能是《詩經・玄鳥)“天命玄鳥,降而生商”的玄鳥的化身;玄鳥神話摻入黃帝神話中,便成為玄女教黃帝戰法,以克蚩尤的神話。其後經過道家方士的改造和渲染,“天遺”的玄女,便成為“王母”所遺,進壹步玄女又成了王母的“弟子","人首鳥形”

《詩經,玄鳥》:

“天命玄鳥,降而生商,宅殷土芒芒。

古帝命武湯,正域彼四方。

方命厥後,奄有九有。

商之先後,受命不殆,在武丁孫子。

武丁孫子,武王靡不勝。

龍旂十乘,大糦是承。

邦畿千裏,維民所止,肇域彼四海。

四海來假,來假祁祁。

景員維河。

殷受命鹹宜,百祿是何。

《毛詩序》雲:“《玄鳥》,祀高宗也。”

鄭箋雲:“祀當為祫。祫,合也。高宗,殷王武丁,中宗玄孫之孫也。有雊稚之異,又懼而修德,殷道復興,故亦表顯之,號為高宗雲。崩而始合祭於契之廟,歌是詩焉。”

鄭玄的意思是《毛序》所說的“祀”是合祀,而他所講到的“雊稚之異”,據《史記·殷本紀》記載,是這麽壹回事:“帝武丁祭成湯,明日有飛稚登鼎耳而句(雊)。武丁懼。祖己曰:‘王勿憂,先修政事。’” 據今人的研究,商是以鳥為圖騰的民族,“雊稚之異”的傳說與“天命玄鳥,降而生商”的神話不無相關。而“天命玄鳥,降而生商”則是關於商的起源的最珍貴的早期文獻資料。傳說中商的祖先契是其母有娀氏之女吞下燕卵之後生下的。《史記·殷本紀》:“殷契,母曰簡狄,有娀氏之女。……三人行浴,見玄鳥墮其卵,簡狄取吞之,因孕生契。”上古典籍中對此傳說有相當多的記載。《楚辭·離騷》:“望瑤臺之偃蹇兮,見有娀之佚女。……鳳鳥既受詒兮,恐高辛之先我。”《楚辭·天問》:“簡狄在臺,嚳何宜?玄鳥致詒,如何喜?”《呂氏春秋·音初》:“有娀氏有二佚女,為之成之臺,飲食必以鼓。帝令燕往視之,鳴若嗌嗌。二女愛而爭搏之,覆以玉筐。少選,發而視之,燕遺二卵北飛,遂不反。”此外如《太平禦覽》卷八二引《尚書中候》,《史記·三代世表》褚少孫補引《詩含神霧》等緯書也記錄了這同一傳說。更有意思的是:傳世的晚商青銅器《玄鳥婦壺》上有“玄鳥婦”三字合書的銘文,其含義表明作此壺者系以玄鳥為圖騰的婦人。

玄鳥是商部族的崇拜圖騰,“天命玄鳥”的傳說正是原始商部族的起源神話。從文化人類學角度審視這壹神話,可發現它作為壹種原型,有其典型意義。有關鳥卵生子的傳說長期流傳於東北地區,如《論衡·吉驗》:“北夷橐離國王侍婢有娠。王欲殺之。婢對曰:‘有氣大如雞子,從天而下,我故有娠。”’《清太祖武皇帝實錄》:“長白山,……有神鵲銜壹朱果置佛古倫衣上,……其果入腹,既感而成孕。”高麗李奎極《李相國文集》中亦有鳥卵生子的傳說,與《魏書·高句麗傳》所記之事略同。而據傅斯年考證,商部族正是發跡於東北渤海地區。

由此可見,所謂的“雊稚之異”是為了顯示高宗武丁的中興而造出的神話,它正基築於商民族的玄鳥圖騰信仰。商至盤庚而遷殷,發展興旺,政局穩定。盤庚死後,傳位二弟小辛,小辛不幸三年而亡,又傳位三弟小乙,小乙即位十年而亡。其時殷道又衰,小乙之子武丁立,用傅說為相,伐鬼方、大彭、豕韋,修政立德,終使國家大治。

詩雲:“龍旂十乘,大糦是乘。”

鄭玄箋曰:“交龍為旗,高宗之孫子有武功,有王德於天下者,無所不勝服。乃有諸侯建龍旗者十乘,奉承黍稷而進之者,亦言得諸侯之歡心。十乘者,由二王後,八州之大國與?”

中原部族建立聯盟後,統以龍為標誌,“龍以建旗”。商族在東北興起後,南下黃河流域,進而控制諸夏。高宗武丁時,中原各部族以車載稻米進貢。

詩雲:“四海來假,來假祁祁”,則不但是中原諸夏部族,即使是氐、羌等四邊民族也紛紛進貢朝見。武丁功業之隆,於此可見。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