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事化小 33
一拨人还处于招聘大会的兴奋之中,也有一拨人处于抉择的境地,最后一拨人后悔于对当初盲目听从公司的宣传而轻佻的签署了三方协议。在张彦涛的脸上你看不到一丁点与招聘有关的东西。
他奋战了一上午的游戏,腰酸背痛,腿抽筋。又浏览了篮球的最新赛事。
看得他炉火中烧,在宿舍里把篮球拍的嘡嘡啷啷,单手过凳运球,胯下运球对着王祺床边的衣服不知名的画当成篮球框,砸来砸去。
画幅是用较宽的胶带粘上去的,在篮球的反复的摩擦下,一处角隅慢慢的在与墙壁脱离。
透明闪亮的胶带弓着身子像条青虫攀附在墙上,当然了他没有壁虎先生那强大的吸盘,不能飞檐走壁,他摆出了一个曲折的并不雅观的姿态就一头栽了下来。
它的坠下连同情同手足的另一个角也受了牵连,最后这幅画顺着墙壁像一次短途旅行到达了终点站。
篮球在它停止的一刹那也停止了跳动。一系列的动作如同一根导火线慢慢的燃烧着,咆哮着。
只见王祺把耳机雷击般的摔倒了键盘上,艴色到:“想打球出去打。宿舍又不是打球的地方。”张彦涛抱着球回头看了一眼,敬了一个歉意的笑。
随即把球垂直抛出,球稳稳地落在了他的手里。他把球塞到球网里,一直给王祺陪着笑脸。这是一个很大的穿越式的变化,他不是瞬间的,而是长久的。
张彦涛与初来时那个脾气暴躁,生气时眼睛里泛着绿光的家伙早就挥手告别了。王祺嘟囔了几句后便很快云开雾散。
接下里的平静有些单调,隔壁那熟悉的歌声又飘满了整个宿舍楼。走廊里陡然间传来‘打球去,打球去’的喊声。
这些声音很陌生,他们是新生。新生既是新鲜的缔造者,而那篮球的哐啷的声音回响了整条长廊,回响了张彦涛进入大学以来从初学篮球到成为篮球健将的一步步脚印,也回响了他那颗正在怦然跳动的心。
他愣了片刻,然后向楼下走去。张彦涛是个疯狂的小子,他说过,他喜欢运动过后毫无遐想的松弛,肆无忌惮的躺在草地上,变换着任意的姿势,那种舒坦,放松的多么彻底。
不过这一次他没有在球场逗留过多的时间,他看到在梧桐树排成的道路上走着的是一群群满脸稚嫩,走路颠三倒四,嬉笑不止的九零后。
他虽然也是九零后,但他的思想的熏陶母体是一群八零后。他是第一个收到周小慧信息的,我是第二个。加上李颀、孙志远我们五个人如月来到古城旧址。
这是一处写满回忆的地方,我也记不清来了多少次。但给我的感受依次是新鲜、熟悉、味道、道别。我们一路的谈笑,庄重,欢声笑语少了许多,有些东西升沉到了不知去向,而有些东西渗透到了骨子里。
孙志远是最后一个到场的。从周小慧悒郁的表情上显然是不请自来。他们的冷战就像电视连续剧,演完一集还想演下一集。
我作为好朋友,每次充当和事老的角色,大事化小,小事化无。有时候,一些细微的用鼻子都闻不到的味他们都能因此而大发雷霆。孰对孰错,无可辩解。四年前的古城就是一堵倾圮的无人问津的朽墙。
经过重修后,恢复了原来的面貌,不过失去了原来的味道。残缺和完美都具有同一种生命的意义,两者是独立中的完美,却无法平息那惊叹的唏嘘声。所以古城的新貌虽然气势宏伟但是它把一些真实的东西掩盖在了地下,它将永远的不复存在了。
![](https://img.haomeiwen.com/i11681295/9fc4ec5f2bd88610.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