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2-01

2024-01-31  本文已影响0人  木徒

睡了一觉,一看没过十二点,还可以码码字。

昨儿还是没忍住室友的“开心就得炫一顿”主义,庆祝她的科目二一把过,用阿Q想法看,又省了一次补考费,可不得犒劳犒劳。

当然,还是得带上堂妹娘儿俩,否则太冷清,吃得都没气氛,有来有往,才欢乐开怀嘛!

于是,我们姐儿俩又逮着吐槽的时间,叽哩哇啦一顿,就这,煊完饭,也就没时间码字了,连录好的音频还是卡点上传分享的。心心念念不能断更。


今天听到一个博主的概念,想必也是人家通过刘天王去董老师直播间后,思考得来的。其中有一句“如何没有知识储备作基础思考得出来的结论,往往都是可笑的”,对,这句,我觉得挺好,挺有道理。

所以,我觉得他是赞同要思考,就是既要会学习,也要会思考,学习与思考,相辅相成。

昨天读老罗(振yu,区别那个聒噪的老罗,也区别于法徒张三老罗)关于达尔文式历史观,就是一个思考的问题。

达尔文式历史观,是与帕拉图式历史观相对应起来说的。

前者是:天底下没有所谓的本质的狗,每只狗,每种狗,都代表了一种真实存在的生物学特征,这些特征有遗传,也有变异,一直在变化。

后者:狗与狗共同的本质是什么,非得下个结论,论个对错高低。

这么一比较,确实,事物全是不断变化的,变化到一定量的积累,又可能转变成另外一种事物了,多样性就存在了呀,不需要一个结论来统治世界啊。

而老罗胖,他是要把这个概念用到解释“文明”进化,也就是不可避免谈历史。

历史这个东西,向来都是争议着存在。

于是这个概念帮了今天的我。


怎么得这个结论?

本来上面的话都应该是昨天日记的内容。

今天,读书会分享了一篇文字,《神情诗》。本来还想,吆,看来007是愿意我那样从古诗词分享来安排日程的,还挺开心,打算搜点儿背景资料,看看这首诗怎么理解,加深一下印象。

哪知道搜下来,说作者是顾恺之,不是007标的陶渊明。

要是以往的我,肯定不分青红皂白就在群里面嚷嚷了。

吃一堑长一智嘛,挑别人毛病,最终砸脚的,十有八九是自己。

我先私聊的007,她这么聪明,应该知道我想啥。还真的,就在同时,搜出来的内容多翻一翻,就看到此诗出处有争议,庆幸自己没有劈头盖脸就说人家是错的。

这就是“达尔文式”救了我,起码我告诉自己,事出肯定有因,别人家分享稿件看到也有依据,不会随随便便分享错误的东西误导大家,其次,古诗词这东西,也是历史,也是想要考古论证的,就说唐诗三百首吧,还有许多版本不同呐,主流是哪个,不代表别的“存在”就一定是错的,允许多样性世界,它是我们的世界,也是可爱的世界,不是一定“对错分明”。

可以说一篇小稿件已经影响到了我的思维分析能力,也影响了我的行为与表达,处理问题上,也能不“横冲直撞”了。

这,大概就是读书对自己的好处。

所以,今天咱们公司的刘胖胖说,偶尔听过我的荔枝分享,还不错,我也坦诚接受并且分享一个初衷:读一遍更有印象,一些知识面必须靠不断看一些别人的分享,一些思维也是靠拓展的别人的,才能“得到”。所以,开卷有益!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