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界限2
继上次一篇关于为孩子立界限的文章后,今天我继续这个话题。我想通过这篇文章,来深挖一下自己的内在,也更好地为孩子立下界限。
在立界限之前,首先来看一下我们的思想。在这个世界上,没有其他的生物具有跟我们一样的思考能力。每一个人都必须拥有自己的思想。我想没有人会把自己的思想双手奉送给别人吧。我们应该依据我们与对方的关系看清事情的轻重,互相“雕琢”造就,而仍然保持自己是一个可以独立思考的个体。
同时,我们必须在知识上有所长进,并且拓展我们的心智。我们必须好好运用脑筋,使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美好。以此我想到的最好的方法就是看书和实践。看书能让我们学习前人的知识,拓宽自己的眼界。实践则可以去真伪,获真知。
保罗说:“除了在人里头的灵,谁知道人的事?”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如果想要别人了解它们,就必须自己先说出来。所以你要为自己立界限,这样别人才不会冒然侵犯你,你也不会因此而生闷气。
立界限,就像搭个篱笆,把珍珠留在里面,把群猪挡在外面。把坏的留在篱笆内,把好的挡在篱笆外面。也以此来告诉他人我们对自己的生活很有原则,我们全心全意地承诺要依据对我们有助益的价值观而活,我们将保护和防卫这样的承诺。
很多人因为不能设立自己的地界,不能接受也不能显示出真正的自我。于是,一辈子过着散漫混乱的生活。我们需要自制,不是压抑。很多时候,我们看不出自己的态度或信念正是我们生活不安的来源。设下界限与愿意接受责任的人,可以救命。
你设了界限,就是照顾了自己,使自己不至陷入危机以后,我们才有能力去帮助去别人。然后对别人有爱,爱是一种不求回报,不求自己益处的爱。记住,别人你是控制不了的,你如果想通过关爱别人而获得更多爱,这就是间接地想要控制别人了。
不忍用杖打儿子的,是恨恶他;疼爱儿子的,随时管教。

对于教育孩子上,我们要趁着有指望的时候,管教你的孩子,你的心不可任他死亡。要在一切都太迟以前,帮助小孩接受一些限制。在界限上,要让孩子承担责任,让他自己选择,最后让他自己承担后果。有些事情会伤到我们,却不会害我们,事实上,反而可能对我们有好处。有些事让我们觉得好得很,却可能害我们极深。
就如同雏鸟要孵化出来,就必须让他自己设法把蛋壳啄破,进入这个世界。因为这种主动的“运动”可以加强它本身的力量,协助它在世上生存。剥夺雏鸟求取生存的责任,它就会死亡。这也是神创造我们的方式。假如他在“孵化”我们时就帮忙我们做全部的工作,他就侵犯我们的界限了,我们将因此死亡。
父母常常会对孩子大声嚷嚷或唠叨不停,却又不让孩子去承受他们恶行的后果。“爱,却有限制”,“温和,仍要求子女必须为后果负责”的母亲,才能养育出有信心、对生活有控制力的子女。

我们允许他们在任何情绪上的表现,愤怒,生气,说不等等。如果一个小孩拥有足够的爱,他们就会有爱人的性格。你要让他们明白,他们的反对、他们的练习、他们的试验,都不会使对方撤销他(她)的爱。所以你要先爱,再去管教。
做父母的有两个任务。首先需要让小孩有说不的安全感,鼓励他或建立起自己的界限。这样会让孩子觉得他们的“不”或他们的“好”,都是一样的重要。因为只有现在可以自由自在地对人家说不,将来才有能力向邪恶的坏事说不。
父母的第二个任务就是帮助孩子尊重别人的界限。小孩除了要能对人说不以外,也要能够接受别人向他们说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