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述而篇》|| 好学而三忘

2022-12-16  本文已影响0人  唐古拉的呼唤

7.19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子曰:“女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译意:
叶公向子路问孔子是个什么样的人,子路不答。孔子对子路说:“你为什么不这样说:他这个人,发愤用功到连吃饭都忘了,快乐得忘记了忧愁,不知道衰老将要到来等等。”


这一章中叶公非叶公好龙的叶公,而是楚国叶地的地方官员。据说是与孔子相谈数次,说不到一处去,故而想知道别人眼中的孔子是什么样的。但他问其得意门生,是想让弟子夸呢还是不夸呢?

孔子就没有这个忌讳,他以自己的三忘表明自己的心态,也是自身强大的自信与乐观主义作风的体现,他自信这三者会带来好的风向指标,而不会辱了他的师者威名。

一忘食,什么情况下会忘记了吃饭呢?读书读到入迷处哪里还顾得上这五藏六腑的需求?在孔子眼里,学习本身就是一种快乐,而学到更深一层或者发现新的知识也是无穷尽的快乐,在这过程中,不断地充实自我,不断地精进思想,不断地有所感悟。精神上的满足令人忘记了身体上的疲乏。

二忘忧,正是在学习过程中领略到的各种趣味,让人忽略了人生中的忧愁与不快,些许身边的小事就造成不了影响。学而无涯,知也无涯,学有所得时,乐而忘忧,学有所疑时自然废寝忘食。

故而也就到了三忘老的境界,学无止境,时间怎么也是不够用的,只恨时光再长些再长些,哪里会顾及到岁月的变迁,混不知老之将至矣!精神和心态永远是年轻的状态。

孔子自夸自己好学也不是这一处,就是说在这一点上他还是很有自负的资本的。与古文献学,与周遭人学,与小人辩日,与三人师学。孔子的学方方面面,无所不包,而又无时不学,这已经构成了他的一种生命精神,也是他的道的一部分吧。

好学,说起来简单,做起来不容易。人人都能做,做到者却廖廖。或者正如孔子所说的那样,非不能也,实不为也,没有坚持的决心与勇气,想做到什么就是虚妄。

而在如今信息高速运转,层出不穷的新技术新知识,如果不能快速地学习吸收,如果不能及时充电填补,那么就会很快被远远地抛在身后,被时代的洪流所淹没。只有不断地充实自己,于努力求知中发现前进的动力与乐趣,才能在这洪流中站稳脚跟。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