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思议の日更木盒笔记每天写1000字

《路西法效应》(三)防范有害情景因素|木盒笔记

2019-03-27  本文已影响6人  纯se蓝调

之前我们提到了著名的“斯坦福监狱”实验,此次实验预期为2周,但是仅仅6天时间却因发生流血冲突等一系列事件不得不中止了实验。作者津巴多还对实验进行了分析,证实了情景因素对我们的影响到底有多么深远,从而剖析了一个普通人诱发为饿的过程。

今天的笔记来自解读人辛允星带来的解析。

阿布格莱布监狱虐囚事件

作者津巴多通过“斯坦福监狱”实验获得的结论,又对2003年发生于伊拉克的阿布格莱布监狱虐囚事件进行了系统的分析,他引用多家机构的调查报告来证明,此次虐囚时间不仅涉及那些直接的行为人,还和美国军队各级的管理层有着紧密的关系。

阿布格莱布监狱设施设备相对比较落后,一线工作人员训练不足,明文规定的工作程序破坏严重,各级领导疏于监管,指挥系统混乱。这些多种因素相结合共同创造了一种诱发型情景,才导致了虐囚事件的发生。

津巴多认为与其追究邪恶因素不如追究情景因素。人性具有很大的弹性,任何人身上都有可能出现极端顺从和抵抗权威两种态度,也都存在着为恶和为善的双向冲动,因此任何人都有走向堕落的潜能。所以人们所能努力的方向就是防止诱发各种邪恶情景的出现,而这些情景都是由社会规则和制度创造出来的。

津巴多指出,面对现实生活当中所发生的各种邪恶现象,我们虽然可以从道义上对直接行为人进行指责,但绝不应该忽视更为重要的责任主体,那就是诱发这些邪恶行为的社会情景创造者。因为离开了他们所创造的这种社会情景,人们就没有机会做出那些邪恶的行为,甚至永远都不可能变成坏人与恶魔,所以,他们理所当然地应为邪恶行为承担起总体责任。换个角度来说,当某种邪恶行为发生时,最重要的责任主体便是“创造”该行为发生情景的社会规则与制度,及这些规则与制度的设计者以及实际掌控者。

抗拒有害情景影响

对于我们普通的个人而言,我们很少能参与到社会规则和制度的制定,也难以在短期内改变特定的社会情景,所以我们能做的只有自觉抗拒情景带来的有害影响。

那如何来做呢?作者津巴多给了我们10点建议:

我犯错了、我会很警觉、我会负责任、我会坚持自己的独特性、我会尊敬公正的权威人士、我希望被群体接受,但也珍视我的独立性、我会对架构化信息维持警觉心、我会平衡我的时间观、我不会因为安全感的幻觉而牺牲个人自由、我会反对不公正的系统。

我们可以发现,这10点建议正是防范情景诱惑的一系列提醒,对自己保持严格的自省和对环境保持深刻的觉察,借助这种提醒我们可以更加容易观察到情景因素诱发邪恶行为的各种心理机制。从而对他们保持警觉,从而自觉抵制情景因素对个人行为的潜在有害影响。

另外作者提出主动吸纳英雄人物所表现出来的心理品质和素养,培养健康与良好的自我认知。

我们日常生活中英雄往往具有以下几个特质:1必须出于自愿、2必须设计冒险或者潜在的牺牲、3必须服务某个他人或者某个社群、4行动当下必须没有预期、有附带性或外在性的收获。

作为普通人如果我们能欣赏和赞颂英雄人物,主动吸纳他们身上良好的心理品质,那么就可以获得抗拒情景影响的一股强大动力。从而为了防止自己做出或参与各种恶性行为提供坚实的预防措施。

总结一下本书的核心观点。第一,人性具有鲜明的两面性,一面是天使、一面是魔鬼,所以人的行为具有很强的不确定性,人们所处的情景对他们的行为有着重大影响;第二,情景因素影响人的行为的途径包括一系列的社会、心理机制;第三,邪恶行为重要的个人主体便是情景背后制度的设计者,正是他们的不负责任才会导致邪恶行为在特定情况下的发生;第四,抵制邪恶行为需要人们自觉抗拒情景因素的影响,主动吸纳英雄人物所表现出来的品质。

好了今天的笔记就到这了,每天进步一点点,相信坚持的力量。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