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设计十五讲第七讲_波普设计和孟菲斯02
(二)波普艺术
1、波普艺术(名词解释):
波普艺术最早诞生于英国。1952年,英国一些艺术家、评论家对新兴的大众文化、特别是美国大众文化感兴趣,他们成立了名为“独立团体”的艺术组织。1954年,独立团体成员、评论家劳伦斯·阿洛韦首先提出“波普艺术”的术语。汉密尔顿的作品《什么使今日的家庭如此不同、如此有魅力?》引发了许多波普艺术作品的出现。汉密尔顿因此被称为“波普艺术之父”。
汉密尔顿给波普下的定义是:“通俗的(为广大观众设计的)、短暂的(短期方案)、易忘的(可消费的)低廉的、大量生产的、年轻的(对象是青年)、机智诙谐的、性感的、诡秘狡诈的、有刺激性和冒险性的、大企业式的”。
波普艺术首先发生在英国,后来在美国流行,并传播到其他国家。1961年,美国纽约现代美术馆以“集合的艺术”为题举办了展览,促使波普艺术思想登上了国际艺术舞台。1962年,最先提出"波普艺术”术语的英国的阿洛韦担任美国古根汉美术馆的展品负责人,他从展品中发现了美国艺术家劳申伯格等人的作品,把它们称为美国的波普,然后又举办了6位美国波普画家的联展,从而刮起一阵波普旋风。1964年威尼斯双年展上许多国家的展厅展出了波普艺术作品,这表明波普艺术获得官方的认可。波普艺术开始在德国、法国、意大利、奥地利、瑞士等国流行开来。
2、其特点为:
第一:它展示了工业社会和大众文化的视觉特征,具有消费性、娱乐性、商业性。我们见到的汉密尔顿的作品中,电视机、录音机、广告、电影海报等都是大众文化的视觉符号。
第二:波普艺术往往采用机械复制的手法,这与现代信息传播方式相对应。在这方面波普艺术明显受到本雅明的影响。传统艺术要经过艰苦而长久的劳作,波普艺术则摆脱了费时费力的做法。沃霍尔最具特色的创作风格就是重复。他的《玛丽莲·梦露》就是体现了这种创作风格的著名作品。
第三:波普艺术采用现成材料和物品进行拼贴、并置、集合,表达奇异和荒诞,反对纯粹和崇高。拼贴的方式多种多样,可以把照片、印刷品、新闻剪报相并贴,也可以把独立的绘画、纱巾、玻璃、布料并贴,还可以把各种实物相拼贴。
第四:追求纯粹的客观性,使作品达到乱真的地步。美国波普艺术家汉森和安德列亚在从事雕塑创作时,直接从真人身上翻制模子,这些人物雕塑和古典雕塑很不一样,虽然它们比古典雕塑逼真,但是失去了古典雕塑的理想和精神活力。
波普艺术促进了艺术和大众、艺术和生活的联系,反对国际风格的单调、乏味。但是,波普艺术也有大众文化的局限,例如缺乏审美深度,满足于平面感,缺失主体,导致个性的泯灭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