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的朝圣》读记
2016年06月16日15:51:32
时间记录:5月25日~5月29日,共计用时3hr42min
虽然有期中考试的缘故,但确实是拖了半个月之久才写读记……拖延症伤不起啊-_-||
1 书籍介绍
下面是书籍简介:
哈罗德·弗莱,六十岁,在酿酒厂干了四十年销售代表后默默退休,没有升迁,既无朋友,也无敌人,退休时公司甚至连欢送会都没开。他跟隔阂很深的妻子住在英国的乡间,生活平静,夫妻疏离,日复一日。
一天早晨,他收到一封信,来自二十年未见的老友奎妮。她患了癌症,写信告别。震惊、悲痛之下,哈罗德写了回信,在寄出的路上,他由奎妮想到了自己的人生,经过了一个又一个邮筒,越走越远,最后,他从英国最西南一路走到了最东北,横跨整个英格兰。87天,627英里,只凭一个信念:只要他走,老友就会活下去!
这是哈罗德千里跋涉的故事。从他脚步迈开的那一刻起,与他六百多英里旅程并行的,是他穿越时光隧道的另一场旅行。
在看书的过程中因为涉及到很多英国地名,我就直接在google地图里查了一下书籍中金斯布里奇到贝里克的距离,显示走路的话大概是一周能到,和哈罗德的三个月相比确实相差比较大。不过考虑到年迈、绕远路、路上各种琐事的耽搁,也没必要深究了。起码通过地图能对哈罗德的这趟路程有个直观的认识。
一个人的朝圣.PNG2 读记
2.1 哈罗德的视角
在一开始读哈罗德出发动机的几个章节时,我丝毫没有掩饰自己对这个男人的厌恶,这种自我满足的心理我已经见过太多,并不能因为目标的崇高而调高对他的评价。而前几个章节的发展也并没有超出自己的猜想,因为一个很是牵强的理由点燃了一个老年男人突破常规的心,不顾一切的来一场徒步。
凭什么?为什么?
我看不到促使哈罗德改变这么剧烈的要因,甚至有种为了写过程而不怎么在乎动机的偷懒行为。就像是日漫里为了描写超能力战斗,一开始就会给你个满世界超能力的设定,很是有种不由分说牵着读者鼻子走的感觉,不爽。
对故事的改观发生在第13小节,哈罗德与医生。前面13节哈罗德因为临时起意而导致的旅行身体受到了各种磨难,已经很难再坚持下去。而这一节出现的新人物——女医生——对哈罗德的照顾使得这个情节成为哈罗德旅途的转折点。哈罗德从一个毫无准备,经历了肉体上的痛哭后,赢得了精神上的重生。而我对这趟旅途真正开始感兴趣页是从这里开始的。一方面是哈罗德总算是成熟了一些,另一面是女医生这个角色的功劳。女医生这个角色刻画的很成功。豪爽的性格,令人喜爱,被抛弃的沉重现实,让人心酸。在这小节之后,哈罗德渐渐成为一位经验丰富的徒步者。
随着旅途渐入佳境,又到了作者不得不创造新矛盾的时候。这是哈罗德旅途的第二个转折点。哈罗德徒步救人的故事在全国范围内被报道,成为了名人。旅途中认出他的人越来越多,慕名而来参加徒步的人也络绎不绝。作为追随者的几个角色刻画的也很是有意思。这些人形成了类似于宗教似的小群体,哈罗德也逐渐从引导者被渐渐排挤,活脱脱一副《动物农场》里的画面。徒步救人的意义逐渐被曲解,利用,消费,最后沦为了除哈罗德以外者的狂欢。对现代人的讽刺真是隔着纸面都能嗅得出来。从开始时的一个人,被媒体追捧报道,吸引了众多追随者,却又被抛弃,又变为孤零零的一个人。
经历了那么多大起大落,最后和奎妮的见面反而在一片平静中结束。结果已经没有那么重要了。哈罗德通过一场过迟的青春期反叛实现了真正的成熟。这种心灵的成长任何一名有多年运动经验的人都会深有同感。肉体的磨砺能促使精神的成长,这也是我短短三年的跑涯里最为贵重的感悟。
2.2 莫琳的视角
另一条线是从哈罗德的妻子,莫琳的视角来写。莫琳从街道丈夫徒步宣言的电话开始,其态度的变化也很令人玩味。从开始的被背叛、愤怒、疑惑、不安,到之后的悲伤、思念、理解。彻底用行动诠释了“小别胜新婚”这句话(又想到了《火凤燎原》里小孟坠崖时的笑脸和那句“小别胜新婚”)。
随着故事的展开,作者对哈罗德与妻子之间的关系逐渐进行更多的描写,读者也渐渐了解到了哈罗德和妻子间那道看不到的鸿沟。哈罗德与妻子不辞而别也稍微可以理解了。而这个鸿沟的谜团也在旅途快结束时被揭开,解释了开始时哈罗德突兀的转变。书里的烟雾弹放了不少,最后还是吃了一惊。哈罗德在旅途中成长,而莫琳在独处时成长,可见二人相处还是要适当拉开些距离比较好。在冷战的环境下,谁都不会冷静地去思考自己的过错。莫琳在整个过程中见了哈罗德两次。一次是哈罗德出名后,有了一大帮追随者。另一次是哈罗德见过了奎妮,二人见面,聊天,大笑,重新开始接受对方。故事到此结束,大起大落后,一切又归为平静。
3 感想
因为开始不怎么喜欢开头,所有后面剧情丰富后我对该书的评价也相应提高了。可见欲扬先抑的办法还是很有用的。但这本书毕竟是构建于西方人的思维和生活习惯,很多地方我并不能释然,还是觉得比较僵硬。作为一本不怎么软的小说类书籍,可能还是需要更多的阅历才能有更多的感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