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年4:遭遇男家教性侵17岁少女,家庭教育应该教会孩子什么才最重

前几天网上报导的社会事件“男家教性侵17岁少女一年多才被发现”,还有视频流出。而且是在孩子的要求下安装了视频才知道这是真的。家长这是有多糊涂和失职,对孩子的心灵和日后的发展将会造成多大的伤害呀。这种家长虽然很舍得为孩子花钱,但想得却太过简单,以为只要用钱找人看好孩子的学习就行。光看重孩子的学业,而忽视了从小培养孩子遇到问题时,即使面临的是一个大人,也一样要合理地申张自己权利的能力。
美国心理学家罗伯特•斯腾伯格说人有一种智力叫“实践智力”,是一种能够审时度势,正确了解当下的形势而采取恰当的行为和方式,从而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的能力。与智商无关,智商只要达到一定的临界点,能不能成功的影响就取决于是不是有这种实践的智力或叫做实践的能力。简单来说就是知道与什么人说什么话,什么时候说,怎样说才是最好的,就是处理问题的能力。有时也可以理解为一种情商,对人日后的个人发展起很大的作用。
我时常也会与妹妹讨论教育孩子的问题。妹妹住在一线城市,她讲到现在的一种社会现象,有的家长越有条件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越舍得投入,有很多妈妈甚至全职带孩子。主动参与到孩子的教育和成长过程中,常常在课余还会陪孩子上很多的补习班,兴趣班,陪孩子参加各种活动,孩子们的课余时间也是排得满满的,好像一点都没有休息的时间一样。应试教育带来的竟争和压力,让家长和孩子都不得不面对这一现实。现在还有一种流行的教育孩子的观念,叫顺其自然法,意思是不要过多地干预孩子,让孩子顺应天性长成他本来的样子。不要过早的让孩子活在压力下,而过早地失去对学习的兴趣。
如果主动式教养的家庭让孩子从小就习惯穿梭于各项活动中,并听取孩子对老师,教练或是一起的小朋友的评价,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的想法,尝试各种各样的体验,学会在团队中怎样与他人协作完成任务,以便将来在复杂的组织里也能应付自如。遇到问题总是和孩子商量着办,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不会硬性规定。容忍孩子的辩解,甚至顶嘴。教会孩子怎样与大人舒服地相处,在必要的时候清晰表达自己的观点,申张自己的权利。
在主动式教养的过程中父母时刻将这些理念始终贯穿在生活的方方面面,从小就教会孩子怎样去尊重别人,怎么表达自己的情绪和想法,教会他们社会中的游戏规则,即使遇到权威的大人也能顺利表达出来,并申张自己的权利,并不因为自己是小孩子就一定要顺从和畏惧。如果这样,在长期的潜移默化和父母的言传身教中,孩子就慢慢学会了我们上面所说的这种实践能力。
那么顺其自然式教养的孩子则是对孩子没有过多的干预,顺其自然地让孩子上学长大,让孩子从小只是就这么随意地与同龄的小伙伴们玩耍,即使有哪方面的爱好和兴趣也不去着力培养,就不用提主动去挖掘和培养孩子的兴趣和爱好了。也不会主动地让孩子多参加团体活动,体验并学会在团体中协作。更不会主动去培养孩子与大人表达自己的想法和申张自己的权利的能力。当然也不排除,在与同伴孩子玩耍的过程中也会学会一些协作和社会技能,也会有个别孩子会自己不懈去努力学习和发展自己的爱好。那么长大后,他们就不如那些从小主动有意识培养多方面能力的孩子发展得好,有的人甚至不会与权威打交道,不会在与权威的关系中争取自己的利益,变得畏惧或抗拒权威,这会有很大的差距,也会发展得不如那些主动式教养的孩子,有时还会限制孩子的发展。

我也不先评判这两种观念的孰优孰劣,也没有绝对的好与不好,其实每个父母都希望孩子得到好的教育和成长,长大后能有好的发展机会。这种智力不是先天就有的,是通过后天的习练,潜移默化的影响慢慢习得的。与智力关系不大,这让我想到社会上流行的一句段子说,上学上得最好的孩子到最后会给上学时上得不好的孩子去打工。这有些片面,但也说明一个问题就是智商高不一定情商高,也就是实践智力高。就像上文提到的家庭教师性侵十七岁少女一年有余才被发现的事,如果父母平时帮助孩子学会这种能力,就不会发生这种事。
当然教养孩子不止这一方面的能力的培养,但是这种能力很重要,愿每个父母在心里种下一个有意识的种子,在生活中时时处处注意培养孩子这方面的能力,孩子将受益终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