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可以这样与孩子谈论死亡
有天豆豆问
奶奶去哪里了
我告诉她
奶奶去了很远的地方
很久很久以后,我们都会去那个地方相见
“那奶奶变成蝴蝶了吗”
想起我和她讲过梁山伯的故事
后来发现
每次她看见蝴蝶
都会说
奶奶你看,我有好好吃饭哦
1、是否有必要向孩子解释死亡
“妈妈,奶奶去哪里了”
很多家长面对孩子此类的提问,多采用文艺的答案,如“奶奶去了远方”,并认为这是对孩子来说最好的回答。因为孩子心智不够成熟,无法承受“死亡”的重量,同样他们认为孩子们的世界是单纯的,接触的东西应该拥有童话色彩,“死亡”对于他们来说太过深奥。
也有不少家长对“死亡”这一话题敬而远之,面对孩子喋喋不休的追问,通常会板起脸苛责“小孩子懂什么?别乱说话!”匆匆掩饰。
那么是否有必要和孩子解释死亡呢?
台湾高雄师大教授、教育学博士张淑美在《儿童生死教育之理念与实施》一文中指出,儿童在4岁左右就会产生死亡的概念。如果无法得到父母或老师的正确引导,容易对死亡产生错误认知,进而产生负面情绪,影响一生。谈论死亡,正确面对死亡是对生命的尊重。
“家庭”是进行生命教育的最佳落脚点,因此面对孩子的提问,家长不应该空洞的抹杀死亡的含义,家长应转变观念,不避讳谈论死亡话题,对死亡不再表现出逃避、恐惧态度。
2、孩子们心中的“死亡概念”
很多时候我们好奇,死亡在孩子心中到底是怎么样的概念?
相对于成人了解的死亡,儿童对死亡的认识被称为“死亡概念”。Hoffman和Strauss于1985年提出大家比较熟悉的五成份死亡概念:死亡普遍性(即每一个人都会死)、死亡不可逆性(即人死不能复生)、死亡无机能性(即身体器官失去一切机能,停止一切生命活动)、死亡诱发性(即死亡的原因是什么)和死亡延续性(即物质的躯体死亡后会以另一种形式继续存在)。
那么孩子是什么时候开始理解死亡的呢?比较有代表性的是Nagy(1948年)所做的研究,他根据儿童的年龄特征提出了死亡概念年龄模式:
5岁以下——无所谓死亡:儿童在这个年龄阶段是自我中心主义者,认为死亡是一个可逆的过程或是一种暂时的状态,只是闭上眼睛不动,或仅仅是离开了“这个”地方,但仍会在“其它”地方活着,认知上以神奇思维为特征。虽然该阶段的儿童没有完全认识死亡,但分离时也会出现焦虑状态(分离焦虑separationofanxiety)。
5到9岁——死亡是一个人:此阶段儿童处于显著拟人化时期,能够接受死亡现象,有的孩子发展水平己经超越了前运算阶段,认识到死亡的永久性,但还没有形成对死亡的真正理解。虽然知道死亡是生命的终止,但仍不明白死亡是普遍性的生理现象,相信死亡是可以避免的,是不会发生在自己身上的。
9岁以上——肉体生命的终止:该阶段儿童对死亡有了成熟理解。把死亡看成是个人的,不以意志为转移的。此阶段的孩子已经理解到死亡是不可避免的、永久性的,所有的生物都会如此即能够真确理解死亡普遍性与不可逆性。
3、如何与孩子谈论“死亡”
孩子的大脑跟我们的不一样,她/他的抽象思维和推理能力都还不完善。家长并不一定要对孩子的每个问题都做详尽详实的回答。
很多孩子可能是感受到了分离的恐惧,才引起“什么是死亡”的发问。当你告诉她死亡就是“再也见不到了”的时候,他会放大内心的恐惧,接而问出“妈妈你会死吗”等一系列的问题。因此,比起回答问题,更重要的是父母要了解体会孩子问题背后的情绪。
那么家长应该如何与孩子谈论“死亡”呢?
家长应该差异化地与孩子谈论死亡。这里的差异化是由孩子的年龄特征所决定的,根据Nagy提出的死亡概念年龄特征,与孩子谈论死亡应该根据孩子的年龄有所差异。
0—4岁:这个年龄的孩子对“死亡”没有概念,也很少主动提出疑问。孩子无法区分死亡和分离的概念,因此这个阶段不应该和孩子聊起“死亡”的话题,孩子的心理成熟度是一个发展的过程,这个时候与孩子谈起死亡,反而会适得其反,更多的关注点应该是给孩子创造一个安全的环境,建立其安全感。
5岁—9岁:学龄前的孩子,并没有真正理解死亡的含义,但经常会问及与死亡相关的问题,面对这类问题家长不应该恐慌,更不能吓唬孩子,应该坦然回答不躲闪,因为家长的坦然会让孩子认为死亡是一件在正常不过的事情,如果家长对这个话题非常敏感、忌讳或禁止谈论时,就有可能把死亡这个概念和可怕的东西联系起来,进而产生恐惧。
孩子们在成长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面临很多“死亡”,小动物的死亡,花儿的凋谢,老人的过世……让孩子观察自然界中的生命,看植物的一岁一枯荣和其他生命周期短暂的生物的生死轮回,对孩子理解“生与死”是有一定帮助的。
当孩子面对死亡的分离的产生伤感的时候,家长应该予以共情“面对这种情况,爸妈和你一样难过”,同时不需要将太过理论的东西灌输给孩子,应该让孩子明白“死亡”的同时,将温暖,光明留给孩子,去代替死亡引起的恐惧。
9岁以后:这个阶段的孩子逐渐对死亡有了成熟的认识,意识到死亡是不可避免地,更是永久性的。这时家长不应该通过编造的童话故事去忽悠孩子,更多地是理性地告诉孩子死亡是每一个人都要经历的事情,每个人的生命都是有限的,应该热爱生命,珍惜生命。
此时家长也可以将安全教育融会贯通,借机培养孩子的安全意识,还可以面对孩子提出的问题,用科学的角度,让他们以科学的眼光来看待这件事。可以带他们去自然博物馆,科技馆,看看人是如何出生、长大、老去、死亡,让他/她明白其实人和万物本质上其实没有区别,都经历着生长、成熟、繁殖和死亡。
“家庭是一切教育的第一场所”。家长要用自己坚强的态度和行为去影响孩子,这样就可以使孩子也变得坚强,从而以积极的态度面对生活。
“我们的树也会死么?”
“总有一天树也会死的。不过还有比树更强的,那就是生命。生命永远都在,我们都是生命的一部分。””
“我们死了会到哪儿去呢?”
“没有人知道,这是个大秘密!”
“春天的时候,我们会回来吗?”
“我们可能不会再回来了,但是生命会回来。”
选自绘本《一片叶子落下来》
作者巴斯卡力说
这是献给所有曾经经历生离死别的孩子,与不知该如何解释生死的大人。
本文原创,严禁抄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