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村伯乐推荐好故事 本周值班(2.3-2.9,缺稿中,盼稿来)

小说|春去春又回

2023-09-16  本文已影响0人  纷飞的雪

郑重声明:本文系原创非首发,首发江山文学网,ID:纷飞的雪。文责自负。

春去春又回

那年春天,小村北山上的桃花开得格外美。二十二岁的巧珍要嫁人了。迎亲的队伍来了。一时间,唢呐声,鞭炮声,孩童的追逐打闹声,七大姑八大姨的嬉笑声……各种声音交错在一起,整个院子里是藏不住的喜气。

巧珍是小村里长得最好看的姑娘。巧珍的婆家在小村十二公里外的郎家村。巧珍的男人姓崔,熟悉的人都叫他强子。

强子长得一点不像南方人,一米八的个子,壮壮的,说话嗓门大。半年前,他顶替了他爹老崔的工作,在镇上的邮局上班,黑黑的圆脸上永远是憨憨的笑,他骑一辆单车,给附近几个村子的村民送信。

那天,媒人上门说亲时,跟巧珍说,巧珍,你别看强子是个送信的,可会心疼女人,比他那个五大三粗的哥强多了。你嫁过来,强子一定会待你好的。

给巧珍说亲的媒人,是强子的嫂子晓真。巧珍叫徐巧珍。强子的嫂子叫许晓真。她们的名字用宁波话叫着,感觉上几乎同音,若她俩走在街上,有人喊“巧珍,晓真”,她俩会同时发出“哎”的回应。随后,两个正值好年华的姑娘就会相视而笑。

巧珍和晓真,还是从小一起玩到大的姐妹。晓真比巧珍大三岁,她俩都在镇上的中心小学教书——巧珍教语文,晓真教数学。

晓真出嫁那一年,巧珍给她当了伴娘,强子给哥哥大勇当了伴郎。强子就是在哥哥嫂嫂的喜宴上,一眼喜欢上了那年肤白貌美的巧珍。

巧珍,巧珍……强子叫个不停。巧珍去哪儿,他就去哪儿。替哥哥挡酒时,眼睛也盯着巧珍看。无数个“巧珍”从他嘴里吐出来时,仿佛是沾了蜜,甜腻得化不开。

巧珍回头看他时,脸上飞出无数朵红云,强子看着看着就呆住了。晓真便开玩笑说,强子啊,你是在叫我吗?

强子呵呵笑着,憨憨的脸上满满的幸福。

强子追巧珍追了整整两年,终于在一九八二年的春天,把心爱的姑娘娶回了家。

巧珍嫁过去时,强子他爹已病恹恹的了,不能下地了。强子他爹老崔,干了大半辈子送信的,平时身体没啥毛病,就是喜欢喝点小酒。半年前的一天,下班后被邻村的几个朋友拉去喝酒,晚上回家时,要经过村口那座桥,上桥时脚没使上劲,连车带人从桥上滚了下来。这一摔,摔得不轻,把人的精气神都摔没了。

邮局也只是象征性地赔付了一些钱,给老崔办理了提前退休,并答应让强子顶替他爹进了邮电局工作。老崔是村里出了名的老实人,他晓得自己摔的这一跤,只能怪自己贪杯,怨不得别人。老崔媳妇金玉花的性子却刚烈得很,是那种有点事就不肯吃亏的人,她倒是不心疼男人,一个劲地嫌邮局给的钱少了。不是老崔死命拦着,她就带着几个兄弟弟媳上门去邮局闹了。

老崔对她说,玉花,你要是敢上我单位去闹,我就死给你看。

老崔没敢把那天自己去邻村喝酒的事告诉玉花,自个儿的媳妇自个儿知道,玉花那性子,一点就炸。谁想,那天拉着他去喝酒的几个朋友,听说老崔摔了一跤,就拎着罐头,水果上门看他了。正说着,被玉花听见了。

玉花拿着扫帚,冲上去把人劈头盖脸地骂了一通,还问他们要赔偿费。那架势就像电影里的泼辣不讲理的乡下女人,气得老崔“噗”的一声,吐了一大口血。

老崔从床上掉下来,瘫倒在地上。大家手忙脚乱地把老崔送到镇上的卫生院,医生说这里没法治,让他们赶紧送去市里的大医院。老崔在医院里住了几天,医生说是老崔的肝部长了几个囊肿,按照大小只要定期来做复查,如果不做切除也可以。

玉花听了,连声说,咱不切,回家去。就开始收拾东西,要带老崔回家。

巧珍嫁过去后,强子不让她做家务,可婆婆玉花见了就不高兴了。整天在儿子跟前嘀咕,说哪有女人不干家务活的,不烧饭不洗衣服连双筷子都不洗,儿啊,你这是娶了尊菩萨回家呢!

强子心疼巧珍,跟他娘说,她学校工作忙,备课改作业要做到很晚,还帮着照顾爹,家里这些活也不算多,我很快就能干完。

巧珍下班后到家,就去看老崔,陪公爹说会儿话,将切好的水果端到老崔床前。巧珍进门后,玉花就想把家务活全塞给巧珍,便经常和村里几个女人约在一起打麻将,一大早出去,太阳落山了才一路嗑着瓜子,哼着小调回家。

村里的几个大婶见了问她,玉花,你现在咋这么闲,不用管你家老崔了。

玉花说,家里有吃的呢!再说还有强子他媳妇呢!

老崔经常是中午没有热菜热饭吃,啃个地瓜,或者吃个冷馒头对付着。强子知道了,怪娘对爹不好,没有照顾好爹,只顾自己打麻将。

玉花听了火气就来了,嚷嚷道:老娘我为你们崔家忙活了半辈子,现在你娶了媳妇了,我就不能有点自己的事!玉花的音浪一阵高过一阵,叽里呱啦说个不停,恨不得全村的人都听到。

巧珍听到了,拉拉强子的衣角,说,从明天开始,爹的中午饭,我来管。

玉花在一边白了巧珍几眼,眼角里飘出的全是不屑,你服侍你公爹是应该的,我身体还好着呢,还没要你服侍的时候!

强子抹抹眼泪,气得呼哧呼哧的,看看娘又看看媳妇,进了屋,蒙头就睡,连饭也不吃。从那天起,只要上午第四节没有课,巧珍便提前半个小时溜回家,从学校到家里,要骑七八公里的路,只为给老崔做一顿热乎的饭菜。

老崔胃不好,巧珍就变着花样熬粥,煮面条,炒各种新鲜美味的浇头。有时,做几道可口的小菜,老崔爱吃鱼,巧珍就去菜市场买回新鲜的鱼,然后把鱼剔骨去刺后给老崔吃。老崔喜欢吃牛肉,巧珍就提前一晚将牛肉炖烂,第二天中午做成五香酱牛肉。老崔还喜欢吃甜食,巧珍就蒸上几块软糯的黑米红枣糕,用南瓜与小米熬成粥,再加入一勺冰糖,老崔能吃一大碗。

若是,实在想不出第二天中午给老崔做什么吃食,巧珍就问老崔想吃什么?

老崔便笑着说,巧珍啊,你做什么我就吃什么,就是太辛苦你了,为了照顾我这个糟老头子,天天中午不休息来回跑。我家强子有福气,能娶到你这样的好媳妇。

有时中午,强子也会赶回来,帮着媳妇做这做那,好像总有使不完的力气。

巧珍说,不用你帮忙,你去装盆热水,帮爹擦擦身子,再把爹扶下床,让他下地走走,练练脚劲。

强子“嗯嗯”应着,笑着。看到巧珍把爹照顾得那么好,特别是听到爹说的那几句话,圆圆的脸上乐开了花。

就这样,在巧珍细致入微的服侍下,老崔的营养跟上去了,脸色自然也就红润了,精气神也越来越好了。

每隔三个月,老崔都要去市里的医院复查,然后抱回来一瓶瓶的药。老崔看着药,叹着气:吃够了这药,等哪一天不用吃了,指不准我就去见阎王爷了。

强子说,爹,别瞎说,阎王爷他说,还不想收你。

老崔出院后的第一次复查,刚巧碰上大儿子崔勇回家,大勇借了一辆小面包车,和晓真一起陪着去医院。

第二次复查,正赶上巧珍学校期中考试,请不出假。强子就跟单位请了一天假,和玉花一起陪老崔去复查。玉花回来说,她闻到医院里消毒水的味道胃里难受,就想吐。

第三次复查时间到了,玉花说啥也不愿去医院了,没办法,巧珍只能请了假,和强子一起陪着老崔去复查。那天,已在床上躺了快一年的老崔,坚持要下地自己走。强子要背他,他不肯。

我又能下地走了!我又能下地走了!老崔看看儿子又看看媳妇,激动地说着。两行泪,从他沟壑般的脸上滚落……

老崔在床上躺了一年,又能下地走了。这消息传遍了郎家村各个角落。村民们带着吃的喝的来看他。

老崔的大弟说,哥啊,你能下地走,我们都为你高啊!

郎家村的村支书说,老哥啊,你那些年天天在地头跑,给大家送信,大伙儿都感谢你啊!

老崔憨憨地笑着,我这身子能好,多亏强子他媳妇巧珍……

这一年的冬天,很冷很漫长。

天,阴冷阴冷。雪,如棉絮一般飘落才过了一夜,地上就积满了厚厚的雪。重重的寒气,滋溜溜地灌进人们的体内。

宁波市江北区洪塘乡一个叫做郎家的小村,被一场大雪覆盖。

那一年的冬天,崔家发生了好几件大事。

崔家的长子崔勇,在临海一个建筑工地上干活,被落下来的重物砸伤,脑袋落地,还没送到医院人就断了气息。同村的工友跑回来敲开崔家大门报丧,那会儿老崔正裹着厚厚的毛毯,捧着暖炉坐在椅子上休息,听到噩耗,老崔一口气没上来,“啪”的一声,倒在冰冷的水泥地上,手里的暖炉也乒乓啪啪地掉在地上。

老崔咽了气……而他的媳妇金玉花还流连在麻将桌上。快过年了,邮局的信件特别多。大雪天里,强子还在挨家挨户送信,全然不知道家里出了大事。巧珍那会正挺着九个月大的肚子,给一家人做饭。

半个钟头前,巧珍问老崔晚上想吃什么?

老崔说,家里还有面粉吗?有的话他想吃西红柿面疙瘩。

巧珍说,家里还有半袋面粉呢,我先去做。

在灶头间,巧珍将锅里热乎乎的疙瘩汤舀进碗里,正想端出去给公爹吃。听到堂屋里传来刺耳的声音,看着倒在地上的公爹,她手里的疙瘩汤落下来,洒了一地……巧珍的肚子一阵阵地疼,她蜷缩着,双手捧着肚子,两只眼睛直勾勾地看着大门,喊着,强子,强子,你怎么,怎么还不回来……

强子回来了,满身的雪。他还没来得及抖落粘在身上的雪粒子,就听到巧珍痛苦的叫声。巧珍指向地上的老崔,说,哥在工地上出事了。爹,快,你去看看爹……

爹啊,你这是怎么了!强子凄惨的叫喊声飘出院子,乡邻们跑来,男的帮着将老崔抬到床上,几个婶子帮着将巧珍送去了医院。

当天晚上12时17分,巧珍在医院里顺利产下一名七斤八两重的男婴。巧珍在医院里才住了三天就吵着要出院。她晓得,家里已经是一团糟了。她的强子这几天一个人支撑着家,哥哥没了,爹爹没了,自己不在他身边,强子要如何撑得下去?

明天是强子的哥哥和爹爹出殡的日子,她说什么也要回家,送他们最后一程。还有晓真,不知道伤心成什么样了?她和哥哥的孩子才一岁多,这往后的日子要怎么过?

可巧珍娘家人说什么也不让她出院,即便医生同意她出院,也不能回婆家,要接她回娘家坐月子。女人坐月子是头等紧要的事,月子里没把身体养好,会落下一身的病。

巧珍妹妹秀珍说,姐,你别犯傻劲了,你刚生完孩子,千万不能去。

巧珍不听。

第二天早上,天蒙蒙亮,北风呼呼地刮着。

巧珍给孩子喂了奶,蹑手蹑脚地拿起厚棉服,帽子和围巾,将自己裹得严严实实的,趁秀珍睡得正酣,趁护士不注意,悄悄地溜出了医院。

巧珍站在路边挥手,一辆货运车停了下来,她塞给司机车费,好心的司机一直将她送到离家最近的路口。

家门虚掩着。再过几天就是小年夜了,家里没有一点年味。强子没在家。

晓真说,巧珍,你怎么不在医院里待着,回家干嘛……话还没说完,就抱着巧珍呜呜呜地哭了起来。

娘呢?巧珍抱着晓真问。

晓真指了指屋子,说,那天,她被人叫回来后,就一直待在房间里,没出来过,不吃不喝也不睡,喊她也不理人。

金玉花和老崔吵吵闹闹过了一生。老崔在时,她总觉着自己的男人太窝囊,她怎么也没有想到老崔会以这样一种决绝的方式离自己而去。在这个冷冷的冬天,在同一天里,她没了丈夫,没了儿子。

巧珍看着眼前憔悴的玉花,穿着不合身的灰色粗布丧服,如霜花般蓬乱的头发,鬓边插着一朵戴了三天已然不成形的白棉花,眼帘下垂,咧着嘴,整个身子颤动着。

巧珍看着看着就流下泪来,这和以前那个跋扈的玉花,全然不是一个人。

娘,娘……巧珍喊她,玉花一点反应也没有,依然咧开嘴,嘟囔着什么。

强子回来了,见到几天未见的巧珍,像是有一个世纪那么漫长。他紧紧地抱着巧珍,不愿意松开。

你的身子还没舒坦,不该来啊!强子眼泪汪汪的,问巧珍,儿子好吗?

巧珍说,好。我娘和秀珍看着,不打紧。天很快亮了,出殡的队伍要出发了。强子不让巧珍跟去,说,风太大了,你不能去。爹爹和哥哥都知道,不会怪你的。

晓真也不让巧珍去,让她在家里陪着玉花。

巧珍答应了。

出殡的队伍很长,村里的乡亲都赶来送老崔和大勇。老崔是个老好人啊,谁家有点事,只要喊一声,他都会去帮忙。前些年,为家家户户送信,一点也不叫苦。乡亲们叨咕着老崔的好,几个女人,呜呜呜地哭。

唢呐声又吹了起来,和那年春天的完全不同,悲鸣声乌拉乌拉地回旋在天地间。

家里就剩下巧珍和玉花了。巧珍脱下厚棉服,挽起袖子,烧了一壶水,要给玉花洗脸。

玉花痴呆了一样,愣愣地看着巧珍,随即一把推开巧珍,巧珍差点摔倒。

巧珍上前扶住她,玉花又将她推开,这样反反复复了几次,玉花在巧珍的温言软语中,渐渐安静下来。

巧珍拧干热毛巾,给玉花擦身子擦脸,帮玉花梳头,玉花像孩子一样,摸摸巧珍的脸,拉拉巧珍的头发。

做完这些,巧珍已经累得直不起腰了,她忍着小腹一阵阵的坠胀,给玉花煮了一碗西红柿鸡蛋面。

三天没吃东西的玉花,看到又香又好看的面,捧起碗,咕咚咕咚,连汤带面吃了个底朝天。

巧珍对玉花说,娘,你进屋睡一会儿吧,你三天没睡了。

玉花说,我不睡,你爹呢?你爹还没睡呢?等他睡了我再睡。

巧珍在里屋给玉花铺床,秀珍就气势汹汹地闯了进来说,姐,你的心可真够大的,扔下宝宝不管,宝宝都饿哭了,你还在这里忙啥?就你能耐,快跟我回去。

巧珍担心宝宝,就跟秀珍回去了。

女人不爱惜自己,你男人也不会爱惜你。以后有得你苦头吃!巧珍娘撂下一句话,气呼呼地回家了,让秀珍在医院里陪着巧珍,等出院了就接她回娘家坐月子。

巧珍的月子,最后还是听了强子的话,在娘家坐的。

巧珍让强子不要天天来。强子不听,天天往巧珍这里跑,待上半天,再回家给玉花烧饭。春节过完了,强子要上班了,巧珍出月子后,带着孩子回到郎家村,一边喂养孩子,一边照顾时而疯癫时而清醒的玉花。

巧珍记得以前,玉花喜欢听越剧,巧珍就让强子买来磁带,放给她听。这个时候,玉花是最安静的,不吵也不闹,就是坐着,听着越剧,有时还会跟着哼几句,跟正常人一样。

玉花喜欢吃肉,巧珍就让强子买些猪肉回家。煮好后端到她眼前,想引起她的食欲,可玉花嚼几口又吐掉,嚷嚷说,肉是臭的。巧珍想着以前玉花喜欢吃的食物,煮好后玉花还是不肯吃。

玉花爱看武侠剧,巧珍就放给她看。她就学着电视里的人,双手不停地挥动着,时不时地落在巧珍身上。巧珍也不让,也不喊疼,强子看到了心疼得不行,挡在巧珍身前。

有一天,强子下班回家,看到玉花在抽自己的烟,正要上去拿,被巧珍拦下。他俩看着玉花一支烟接着一支烟地抽着,那种满足的样子,像是在一圈一圈的烟雾里,追寻着往事的踪迹。

就这样,玉花时而混沌,时而清醒。那天,晓真来看她,玉花却不认得她。

晓真说,巧珍,这种看不到希望的日子我没有办法再过下去了,学校已同意她转去另一所学校工作。晓真说完就走了。玉花将巧珍叫进屋时是清醒的。她对巧珍说,想吃西红柿鸡蛋面。巧珍做好了端到床前,她吃完了,让巧珍去把强子叫进来。

玉花看着儿子儿媳,一字一句说,我没看好你爹。你爹死了,我以为我没法活了,想跟他去,现在我想活。我活好了,你爹会高兴……

一九八四年的冬天还没过完,可雪已经开始融化,人间渐渐有了暖意。

那天早上,巧珍去叫玉花吃饭,玉花没在屋里,强子屋里屋外找了,也没找到她。村民们也帮着巧珍找玉花,去她平时经常去的地方找,临近中午的时候,有人在老崔的坟头发现了玉花……

转眼到了一九八九年,春天又折返到人间。北山上的桃花又开好了。

这一年,巧珍秀珍的娘走了。姐妹俩哭肿了眼。强子舍不得巧珍操劳,便将丈母娘的身后事,全部揽了过去。强子连着几个晚上没合眼,等操持完后事,强子圆圆的脸变得尖尖的。

强子说,我和巧珍现在都是没爹没娘的人了,以后我会对巧珍更好。

巧珍经常会想起晓真,已经好些年没有晓真的消息了。强子说,晓真会在一个地方把日子过好的,天上的哥哥会保佑她。

强子依然骑个单车,在几个村子之间来回跑,将一封封书信送到收信人手中。他像当年的老崔那样,人老实还很热心。强子已经连续六年被邮局评为先进个人。

那年,学校领导将唯一一个浙江大学进修的名额给了巧珍。学习周期两个月。巧珍放心不下年幼的孩子,不想去,强子劝说她要抓住这个学习的机会,儿子他会带好。临行前,强子给巧珍买了几身衣服,还有牛津包,吃的用的一大堆。

每个星期五下课了,巧珍就坐火车回家。强子抱着儿子去洪塘火车站等她。巧珍亲亲儿子,强子揽着巧珍,朝家的方向走去……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