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堂如何在预设与生成中探寻动态的平衡(充分预设 把握生成 平
语文课堂,我们经常会在预设与生成中出现偏差,有时候偏差还特别之大。一节课下来,常感到失落而沮丧。那么,课堂上如何缩小预设与生成的偏差,结合自己备课、上课的实际感受,我认为首先要做好充分的预设,其次要正确而灵活地对待生成,努力在预设与生成这二者之间探寻一种动态的平衡。具体来说,我认为可以从两个大的方面去努力:
(一)做好充分的课前预设
所谓充分的预设,就是关于一节课的课堂教学设计要反复斟酌,充分考虑每一个环节的设置是否必要且合适?每一个问题的抛出时机与方式是否恰当?每一项活动的安排与学生的实际学情之间有无违和或罅隙?同样,针对这些环节、问题、活动,学生会有怎样的反应、质疑、回答或期待?面对学生的具体表现,我们又该有怎样的应对、点拨、导引与深化之举措?这些在上课前都应该予以揣摩,做好预设,否则课堂上遇到类似问题,不知所措,课堂必然会陷入被动应付中,何谈驾驭课堂?所以,只有做好充分的预设,才能在面对各种可能出现的问题或现象中保持清醒的头脑与积极的应对状态,才能在课堂新知与能力的生成中积极导引、适度点拨,相机深化,争取主动。
(二)理性看待课堂生成
课堂生成即课堂学习活动中学生在充分的自主合作探究过程由不知到知之,由知之甚少到知之较多,由不会到会,由简单做事到能完成复杂任务,由不喜欢到逐渐喜欢,由不愿接受到主动接受的一系列知识生成能力形成态度转变的学习过程。
一节课中哪些生成是符合预期的,哪些生成不在意料之中,那些生成令人惊喜,都需要经过理性审慎的态度,准确把握,及时评点,巧妙导引,适度拓展,在深度或广度上予以恰到好处地挖掘和拓展,使学生的知识、能力、情感态度都能有质的飞跃和转变,也能使学生总结相应的方法和技巧,还能让课堂掀起一个个小高潮,从而真正做到生成与预设基本一致,趋向平衡的最佳状态。
总之,预设与生成是课堂教学中一直挂在我们嘴边的,既易矛盾又易和谐的思维状态与生成性事物,处理好它们之间的关系就已经具备了成为一节好课的关键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