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课堂丨王君:《藤野先生》教学反思
名师课堂丨王君:《藤野先生》教学反思
见编者把《藤野先生》安排为八年级下册的第一篇课文,内心里不免有些紧张。课文确实有相当深度,学生对鲁迅作品的望而生畏也为教学蒙上了阴影。但是我又意识到:面对着正由形象思维向逻辑思维过渡的关键时刻的初二年级的学生,《藤野先生》完全可能成为一剂催化剂,导引学生的思维突破浅薄,并有效地提升学生的阅读品味。但是,经验告诉我,吊书袋式的讲法只能一开始就枪毙了这篇美文,滔滔不绝地旁征博引更会让学生在文本迷宫中懵然而不知方向。面临着庞杂的内容和已有了时代距离的语言,携重荷单刀深入未必明智。鉴于初二年级学生的实际,我决定删繁就简长文短教,集中力量攻坚从而化解难度。
我的方法是“三舍弃三重视”:
一、舍导入时的历史背景介绍,重视一个动词以掀起学生的阅读兴趣
没有多余的话,我的导入是从文末开始的。我带领着没有经过预习的孩子们朗读最后一个自然段,要求他们从中找出一个最有表现力的动词分析藤野先生是怎么样的一个的老师。大家的视线很快集中在“瞥”字上。确实,这个并不引人注目的词语深究起来很让人振奋。孩子们的发言也很精彩。他们说,这里没有用 “深深地凝视”,没有用“久久地注视”恰好更能含蓄地表现出藤野先生在作者心中的特殊地位。就连这不经意的一眼就能“使我良心发现,而且增加勇气”,藤野先生在作者心中的地位由此可见一斑。
深究这一个动词,学生的情感上来了,探究全文的兴趣也被煽动了。
这是个表面上看来不是太有新意的导入,但其优点在于紧扣文本,给了孩子们一个常态的中国,初步化解了难篇教学的心理障碍。
二、舍烦琐人物分析,重视凸现人物整体精神面貌
明暗两线的交织是文本的特点。以前失败的教学案例告诉我,面面俱到追求完美,往往最后反而冲淡了中心。
《藤野先生》中藤野形象的描写和记叙其实很简单,人物个性也非常鲜明,语言也相对平易朴实,学生很容易把握。这不是教学难点。可是以往的教学中,我们却往往在这个地方带领学生作过于琐细的分析,以此希望突出教学重点。然而,这表面上看来天经地义的事情,其实恰恰是舍本逐末了。因为仅仅从教师职业这个角度考虑,藤野先生的所作所为固然可敬,但还没有达到特别伟大和特别感人的程度。正如鲁迅自己的分析,难忘藤野先生,更重要的原因是由于特定的历史背景和鲁迅特有的心路历程造成的。所以,在这个部分的处理上,我没有过多地导引学生停留,而只以“藤野先生其人其事”让孩子们自由地漫谈。事实证明,在轻松的对话中,藤野先生的形象很快就立体起来。想想以前不厌其烦地让孩子们拟小标题然后逐件分析,实在是大费笔墨而又降低了阅读含金量,消解了孩子们的阅读期待。
三、舍点滴心路历程,重视四个副词折射人物内在情感
前面的设计让我和孩子们有了足够的时间进军难点。我问:“到底是什么东西让本平凡的藤野先生在作者的心中成为了圣人?”这个问题自然过渡到了教学的核心:鲁迅先生的爱国之情。
以往的教学往往在这个地方就陷入了混乱状态。文本的细节多枝节多表述的委婉曲折给学生的理解制造了巨大障碍。处处是陷阱处处亦是高峰,学生头昏脑涨不知所云,教师往往被逼得狼狈不堪最后只有干脆一讲了之。学堂变成了讲堂,教师的话语霸权宣布了《藤野先生》教学的无奈失败。
教训是可贵的。于是这次我决定“舍”,舍掉学生实在不容易理解的细节,不在上面作过多纠缠,关于“水户”“日暮里”,关于托尔斯泰的信都点到为止吧。我要引领学生进入鲁迅先生的情感深处,又要照顾不同学生的思维中国和思维兴趣。鉴于这些文字的繁复和琐细,我特地为孩子们提示了一条“虚词线索”:无非──大概──当然──特别。这条线索来自于文中的三句很重要的话:
1、东京也无非是这样。
2、大概是物以稀为贵吧。
3、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分数在六十分以上,就不再是自己的能力了:也无怪他们疑惑。
4、这种欢呼,是每看一片都有的,但在我,这一声却听得特别地刺耳。
弄清了这四个虚词,鲁迅先生的情感脉络自然会无比清晰起来。事实证明,有了这四个虚词的带路,完全改变了以往学生陷在鲁迅文字的汪洋大海中不断呛水的状态。孩子们自读课文,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自我感悟最深的虚词进行不断地挖掘,在多方面的对话中,师生渐渐品味到了虚词们的言外之意,加上老师适时结合背景的画龙点睛的点拨,鲁迅先生的一腔爱国情感跃然课堂。
整堂课的教学结束在对倒数第二段的朗读和背诵中。让文本自身来回答和升华前面教学中的诸多提问,和教学伊始时对“瞥”字的探究相呼应,教师教得坦然:整堂课咬定文本不放松。学生学得踏实:再深奥的课文的魂灵还是在文本中!不需害怕,不需仰视。
这一回《藤野先生》教学是多次教学中最成功的一次。它给我的启示是:以退为进不失为课堂教学一重要原则。眉清目秀线条简洁永远是课堂最时尚的美。懂得放弃才有可能得到,删繁就简才能标新立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