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上有个词叫:吉格勒定理(拉开你和同龄人差距的顶级思维
《孙子兵法》有云:“求其上,得其中;求其中,得其下,求其下,必败”。说的就是“起点高才能至高”的道理。
吉格勒定理是由美国行为学家J·吉格勒提出的一个著名心理学理论,其核心观点是:设定一个高目标就等于达到了目标的一部分。
该定理强调了高远目标对个人成长和成功的重要性,认为高目标能够激发个体的内在动力,促使人们不断努力向前。
简单来说就是:思想有多远,你就能走多远。很多人一事无成,并非是受限于出身阶层,或者是没有能力和智慧,而是缺少一个高远的目标。
高尔基说过:“目标愈远大,人的进步愈大。”很多时候,目标的高度,往往就决定了你人生的成就。
如果一个人缺少一个高远的目标,不管TA有多么能力超群,也难有什么大的成就。
反之,有高远目标的人,不会甘愿待在井底,望着井口大的天空,以为那就是全世界,而是会不断地开拓自身的潜能,坚持不懈地朝着目标前进,甚至是化渺小为伟大,化平庸为神奇。
那如何设定并实现高远目标呢?
以下提供3个具体方法:
1、目标要具体且高远
目标必须要清晰、具体且可衡量,避免模糊或笼统。
例如学习新技能,不要说“我要学点新东西”,而是确立“我要在三个月内掌握一门外语”的具体目标。明确而具体的目标才能让我们更容易制定行动计划,并衡量进展。
2、分解目标,制定行动计划
将大目标拆解成小目标,每一步都要清晰具体,并根据重要性和紧急性,合理安排时间。
例如,如果你的目标是“三个月内掌握一门外语”,可以分解为“每天学习1小时基础语法”“每天背30个新单词”“每天跟练外语视频1小时”。
3、持续调整与坚持
目标和计划不是一成不变的,如果发现目标或计划不切实际,可以适当调整,但不要轻易放弃。
比如,如果你发现每天学习1小时太累,可以改成每天30分钟,但必须坚持每天完成。
很多时候,设定目标只是起点,真正的挑战在于如何对抗人性中的拖延、焦虑和自我怀疑。这也正是越来越多的人学习心理学的原因。
通过学习心理学,我们能够深入了解自己的性格、情绪、行为模式以及思维过程,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自我提升,为实现高远目标奠定坚实的基础。
当我们因短期失败而陷入自我否定时,心理学中的情绪调节技巧可以帮助我们保持乐观和冷静,避免被负面情绪淹没,从而更坚定地向心中的目标迈进。
换句话说,心理学不是让你“硬撑”去完成目标,而是让你学会与人性中的弱点合作,把目标转化为一场既高效又愉悦的内在成长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