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十三》:成长,就是一次又一次的懂事
《狗十三》,一部被禁五年后提档上映的电影。
一部早在13年,就在柏林国际电影节上获奖的电影。
它的推迟,或许由于太过写实的尖锐,逼得所有人不得不承认,在中国式家庭里的“成长”,就是如此残酷。
《狗十三》,说的不过是一只名为“爱因斯坦”的狗,与13岁女孩“李玩”的成长故事。
可在女孩的残酷青春里,却有着大多数人成长道路上的相似感。
很多人说,看不懂这部电影的人都是幸福的。
我想是了,或许不是每个人的成长,都是“李玩”式的妥协。
但“李玩”这样的孩子,在中国还有很多,她代表的,是所谓幸福家庭里,孩子不幸的模样。
一如电影里说:
“原来我们都是这样长大的啊,没有怀孕、堕胎、出走、死亡,却看到自己展览了一场青春的斩首示众。”
01
“每一场成长都是凶杀案,这就是我们的生存法则。”
13岁的李玩,父母早就离异了,跟着父亲的她,和爷爷奶奶一起住。
因为酷爱物理,导致学习上有些偏科,英语成绩太差,老师叫来父亲后,李玩不仅被父亲打了一个耳光,还被强行加入她不喜欢的英语兴趣小组。
其实,她最想加入的,是物理小组。
可父亲说:“我这是为你好。”
于是塞给她一叠钱权当道歉,不接受反倒成了不懂事。
后来,继母给父亲生了一个弟弟,全家人怕她闹情绪,就都瞒着她,不让她知道。
为了弥补心中的亏欠,父亲没由来地,就送了一只狗给李玩。
他把小狗看做是礼物,可他却没有试着了解过闺女到底喜不喜欢狗。
刚开始,李玩对小狗的到来很是排斥,但没过多久,她就喜欢上这只全身心都在爱她的小狗,并取名为“爱因斯坦”。
毕竟,失去父母双亲疼爱的李玩,是真的很孤独。
而这只狗,则是需要她的。
正当李玩对小狗倾注全部爱意的时候,爷爷不小心把狗弄丢了。
第一次经历人生失去的李玩变得歇斯底里,她冲出门一趟又一趟地找爱因斯坦。
可是全家人都不理解,不过是一只“畜生”,丢了就算了呗,没有一句对不起,也丝毫没感觉到抱歉。
从爱因斯坦的到来,到爱因斯坦的失去,没有一个人关心过李玩的真实情绪。
他们关心的,是要用何种手段,把李玩不开心的脾气降到最低。
只是没想到的是,这次的李玩不太好哄。
在街上推伤爷爷,还半夜找朋友买醉,年迈的奶奶更是为了找她险些走丢。
暴怒的父亲,砸碎了李玩手中的酒瓶,仍由玻璃划伤她的手,鲜血直流。
他扯着李玩到爷爷奶奶面前,实行一顿暴打后,让她道歉。
一边是手痛得在流血,一边是父亲可怕的脸庞,一遍是爷爷奶奶心疼但沉默的话语。
那一刻,李玩似乎懂得了什么,洗了一个带血带泪的澡后,她选择了妥协。
沙发上,她学会平静地听着爸爸解释:
“我打你是因为爱你,长大了你就明白了。”
可这种长大,本不是李玩想要的。
02
“牛奶换了红酒,旱冰变了刀冰,成长中总有我们学不会的事情。”
有一天,爷爷奶奶说爱因斯坦找到了。
等李玩兴冲冲回到家时,发现只是一只和爱因斯坦相似的狗。
她着急地说不是,可全家人都默契地使着眼色,教育她,就是爱因斯坦,不要胡闹。
她要是不承认,就是不明事理。
那一刻,李玩内心是冰冷的。
她不明白到底是自己病了,还是大人们病了。
自从狗丢失的那时起,她没听过他们一句认真地道歉,而是一句句敷衍,先是用旱冰鞋来代替,接着是相似的狗代替。
他们允许她做的唯一一件事,就是接受。
于是她只好按着大人们的期待,假装这只就是原来的爱因斯坦。
因为这是懂事。
后来某天,父亲带她去滑冰场,指着一个小男孩说:“这是你的弟弟。”
一如爱因斯坦初来时的突然,没有任何心理建设。
出乎意料地,李玩安静接受这个事实,微笑着给弟弟庆生。
不然,还能怎么办呢?
本以为日子就这样再无波澜地过下去,直到爱因斯坦咬了弟弟。
在李玩的痛哭流涕中,家人们不顾李玩的阻止,强行将小狗送到狗肉馆(实际送到收养所,不吃不喝也死了)。
这只为代替而来的狗,最后走得也匆匆。
两只爱因斯坦,两次不由分说地失去。
这些大人们口中的懂事,大概就是要孩子接受那些本学不会的事情。
就像没法喝牛奶的李玩,奶奶还是执意要她喝牛奶。
就像被父亲训斥喝酒的李玩,在酒桌上被父亲要求喝红酒。
就像喜欢天文物理的李玩,硬是被父亲要求专注于英语。
中国家庭里孩子的青春,可能大致如此,学会大人要求你学会的东西,那就是成长。
就像电影里说的:
“当能失去的都失去了,你也就差不多长大了。”
03
“外表青春,内里社会。”
影片里,有两个场景,让人记忆尤深。
一个是酒桌上,在大人哄笑中,用酒代替牛奶一饮而尽的李玩,强撑笑容吃下大人递来狗肉的李玩。
一个是在大街上,认出走丢的爱因斯坦却装得若无其事,结果在一个人走进小巷子后,哭成泪人的李玩。
你看,小孩子才会仰天大哭,大喊受到委屈,成年人只会习以为常,再把哭声调成静音,崩溃也显得格外懂事。
那一刻,我清醒地见证了一个孩子的“成长”。
虽然没有血肉淋漓的画面,我却莫名看出了残酷与寒冷。
所谓成长,原来是这么痛的啊。
记得曹保平导演说:
“没人注意到我们是在什么时候突然长大,但那一天的到来其实很残酷的,我想让大家回头看看这一天。”
这一天的具体场景,或许我们都忘了。
可是那种深入骨髓的窒息感,我想这太难忘了。
看到豆瓣点赞最多的影评说:
“你看,这个孩子好懂事啊。”
“你怎么知道她是不是害怕、沉默、妥协呢?”
是啊,一个孩子的懂事背后,到底藏着多少次的哭泣和失望呢?
我知道,大人们总希望我们变懂事,一口一个“为你好”。
只是他们都忘了,我们这样究竟好不好。
更可怕的是,当我们成长到最后,又演变成这样强权的大人,要求曾经的我们,学会懂事听话。
如电影里所说:
“由于我们都会长大,都会成为成年人,都会重新对像我们曾经一样的小孩子,于是成长的伤痕,就变成了更好听的成长的代价。”
电影的最后,没有给出这场“家庭教育”的标准答案。
可解决方案,或许就是曹保平导演说的:“对话”。
无论是小孩还是大人,真正要学会的,是彼此尊重,平等对话。
不是为了归罪,不是为了甩锅,而是心平气和找到问题所在,再积极解决。
唯有如此,才能拥有一个真正意味上的幸福家庭。
祝好。
【今日互动】
你在电影里看到自己的青春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