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期关键帮助

2018-01-01  本文已影响0人  谷晓玉
关键期关键帮助

一、什么是关键期?

      孩子就像一颗种子。种子的生长,有发芽,抽叶,开花,结果这样的不同阶段,每个阶段都需要不同的天气、土壤环境配合,需要人们适时给它灌溉、施肥、搭架、授粉来帮助它顺利成长。

        孩子也是一样的。人的成长也是有阶段性的,0-6岁其实是人类精神胚胎时期,是精神上的人逐渐成长的阶段。人的观点、立场、思维模式、行为模式,这些,都是在0-6岁分阶段去发展的。

      每一个阶段重点发展某一项功能,我们就把这一个时期,称为某一个关键期。

二、孩子的成长有哪些关键期?

(0~1岁)安全关键期

(0~2岁)心智模式发展关键期(啃、抓、踩)

(2~3岁)探索事物与人的关系(执拗期)

(3~4岁)挑选、适应幼儿园,发展友谊时常见问题

(4~5岁)探索他人心智时常见问题(撒谎、偷东西,试验力量)

(5~7岁)文化学习时常见问题

三、婴儿的安全关键期家长该怎么做:

(0~1岁)安全关键期

出生6~8周,妈妈要待在婴儿身边,让他感受到温暖,感受到熟悉的声音、味道,用身体环起婴儿,营造出被包裹感。

举例:孙老师的培训中获得,妈妈的怀抱孩子情绪的化解驿站,同时还可以帮助孩子提升自信。

四、宝宝为什么见什么啃什么?

关键期关键帮助

      小孩子打三个多月起,就喜欢啃小手指,五六个月时,更是见啥啃啥,被子、衣角、玩具,没有不啃的,很多家长为此而苦恼不已。

      其实,这是口的敏感期的正常表现。婴儿一出生就有吸吮的本能,所以最早使用的感觉器官是他们的嘴巴。

      孩子最早尝试啃的是他们的手,吃手需要大脑指挥肌肉配合,当孩子吃到手之后,嘴巴感受到手,手也感受到被口吃的信息,这样大脑就开始工作,处理来自口和手的刺激。大脑的工作造成神经元的连接,啃到不同的物品,神经元就不断形成新的连接,然后搭建成孩子最早的心智模式。

五、在口的敏感期家长要注意什么?

第一点:在口的敏感期,家长要注意:

1.不要给孩子太多物品,造成孩子选择的困难。

2.当孩子厌弃旧物品时,家长要理解、配合。

3.不要过于频繁更新物品。

4.家长应该把孩子要啃的物品尽量洗干净,但不必消毒过严,以培养孩子的抵抗力。

关键期关键帮助

第二点:很多孩子在一岁时,就开始拒绝大人的的喂食了,吃啥都会自己上手。

这是因为孩子进入了手的敏感期。这时,他会不断拍打、揉搓抓到手里的东西,把水果、食物捏得稀烂,去发现、感受物体形态及其改变。

家长要了解,在手的敏感期出现时,口的敏感期也在继续,孩子发现新物品时,可能会先把它放到嘴里,试一下,再决定怎么用手。

接下来就是孩子腿的敏感期,孩子在刚学会走路时,用心的家长能感受得到他们的兴奋劲儿,虽然走得还不稳,而且专爱走坑坑洼洼、有台阶的地方。他们在手的敏感期,通过爬感受到自己力量,接着就进入了腿的敏感期。

五、宝宝为什么会恶作剧,把家里搞得一团乱?

关键期关键帮助

      家里有个捣蛋娃,那就是翻箱倒柜地折腾,抽屉随时拉开,衣服都从柜子里拉出来,书从书架上扯下来,喜欢抽抽纸。

      当然这其实也是一种探索行为。在腿的敏感期,孩子就发现了独立。他开始去探索更远处的事物。这就会让孩子发现空间,当发现空间了以后,他们就开始了空间探索。

      比如,他看到家里书摆得很整齐,他试着推倒,改变这个东西的模式。在这个过程中,他发现可以通过他的手,他的力量,改变一个东西的模式。这样,儿童就会产生自我效能认知,这正是自信的基础。如果一个人童年,没有建构起自我效能认知,长大很很难自信。

六、2~3岁的孩子为什么经常表现得特别不可理喻?

——(2-3岁)探索事物与人的关系 执拗期

孩子2岁以后,研究的重点逐渐从物质的表面转向物质的功能、事与物的关系。这时,他们对现实世界的法则还不能理解,但又有强烈的兴趣,所以,进入一个很难受的阶段,以为世界围着自己转,但却常常遭遇挫败,为此,他们会大哭大闹。

比如妈妈帮小强把饼切开,小强却哭闹着让妈妈把饼变回去,回到刚才,怎么劝都不听。实际上,这是因为他们已经有了经验,但经验又过少,这就造成了他们的执拗,也就是进入执拗敏感期。经过很多次碰壁以后,儿童才会逐渐懂得事物与事物之间的关系,以及事物与人之间的关系,知道哪些是自己可以改变的,哪些是不可以改变的。

碰到孩子固执己见时,家长无论是发火、说理、贿赂,效果都不会太好。此时最好就是就是倾听孩子,平静地等着孩子发完脾气,对他们表示同情,但告诉孩子事情就是这样,爸爸妈妈也没有办法。积累一些经验之后,孩子就会发现,自己不是世界的中心,执拗的情况就会大大改善。

七、发现孩子撒谎怎么处理比较好?

——(3-4岁)挑选、适应幼儿园,发展友谊

关键期关键帮助

      孩子撒谎分几类:一是探索他人的心智。孩子4岁左右广泛和他人互动,他们会发现别人内心想的东西跟自己想的不一样。于是,他们尝试告诉别人一些并不存在的事情来试验别人是否能察觉。他们还可能会拿走一些不属于自己的东西,看别人是否会发现。如果家长指责孩子撒谎,那可能会破坏孩子探索的本意,并且注意到撒谎、拿别人东西这件事,对此乐此不疲。

      这时,家长应该给孩子几个月的探索期,之后,需要让孩子意识到他的谎言不成立,会被人拆穿,慢慢地,他就失去撒谎的兴趣。注意,不要真被孩子骗到,否则,会让他体会到极大的愉悦感,继续撒谎。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