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每天进步一点点简书作家文学梦

培根说

2022-01-06  本文已影响0人  西蜀紫菀

何为培根说?

王阳明关于君子之学的布种培根之说,被称为“培根说”。

王阳明提倡凡事从心上寻根溯本、培养其根源,根源正自然会枝繁叶茂。不管是为官还是做学问、或是教书育人,无不如此。

王阳明给他的弟子讲学过程中,十分重视事物内在本源的重要性。为了让弟子们听懂他的学说,他善于打比方,或用诗文的形式表达他的意思。王阳明写给他的弟子们的诗中有这样一首诗,是这样写的:

世学如剪彩,妆缀事蔓延。

宛宛具枝叶,生理终无缘。

所以君子学,布种培根原。

萌芽渐舒发,畅茂皆由天。

这是他对多数儒生重视外在枝叶,而忽视布种培根的做法提出的批评。

自王阳明发现“心即理”之后,又提出这“培根论”这一学说。此论被后人认为是王阳明心学的三大学说之一。(另外两大学说分别为“立诚说”“良知说”)

与朱熹的学说相比,王阳明的学说可谓“培根学”,朱熹的学说可谓“枝叶学”。枝叶注重表象,自然会陷于支离,这也是阳明心学与朱子之学分道扬镳的重要原因之一。

还在龙冈书院讲学时,王阳明就曾向龙场的弟子们讲述立志之重要,此后,他又多次提及:

立志用功,如种树然。方其根芽,犹未有干,及其有干,尚未有枝,枝而后叶,叶而后花实。初种根时,只管培灌溉,勿作枝想,勿作叶想,勿作花想,勿作实想。悬想何益?但不忘栽培之功,怕没有枝叶花实?

在王阳明看来,立志即为培根之学。

“君子之于学也,犹农夫之于田也,既善其嘉种矣,又深耕易耨,去其蝥莠,时其灌溉,早作而夜思,惶惶惟嘉种之是忧也,而后可望于有秋。”

“夫志犹种也,学问思辨而笃行之,是耕耨灌溉以求于有秋也。志之弗端,是荑稗也。志端矣,而功之弗继,是五谷之弗熟,弗如荑稗也,吾尝见子之求嘉种矣,然犹惧其或荑稗也;见子之勤耕耨矣,然犹惧其荑稗之弗如也。”

“夫农,春种而秋成也。由志学而至于立,自春而徂夏也;由立而至于不惑,去夏而秋矣。已过其时,犹种之未定,不亦大可惧乎?过时之学,非人一己百,未之敢望,而犹或作辍焉,不亦大可哀乎?”

君子于学,如农夫种田,立志则如播种良种,其关键处在于要端正态度,再通过正确的学习来实现自己的志向;若是态度不端正,就如播下杂草毒苗,再怎么用功也是徒劳。王阳明以浅显易懂的农夫种田为喻,希望弟子能端正态度,居敬以持志,最终实现自己的理想。

总之,不管是立志用功,读书治学,还是做人立本都需要从心之本源抓起,养根培源,最终目的就是达到“致良知”。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