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顺逆境的态度问题

2020-12-01  本文已影响0人  向问天

即使最普通的人,生活也是一场非凡冒险。面对挑战,波澜起伏,态度很关键。

心怀畏惧不惊不疑。成熟是一定人生阶段,情绪也无风雨也无晴。无论生活给予什么,将其变得可接受,还要笑着饮下这杯苦酒。

《醉古堂剑扫》有四句话:第一句话,君子对晴天而惧;第二句话,闻雷霆而不惊;第三句话,履平地而恐;第四句话,涉风波不疑。

这是面对冰冷现实审慎的人生态度。

之所以面青天而惧,因为人要有所畏惧,没有制约东西,就为所欲为,必然带来灾难;顺境要有所畏惧,但灾难来时,要闻雷霆而不惊,因为大考验来的时候,情绪无法帮助你,惊恐只能带来更多灾祸。

履平地而恐,是需要理解危机是平时埋下因果,认真梳理总结自己的行为方式。涉风波不疑,是做人做事的标准,宽容豁达才能有所收获。

秉持决心坚定意志。再多挫败也抵不过一个不放弃,扎硬寨,打呆仗是好的作风,更是一种优秀高贵的态度。

作家戴旭认为,太平洋战争失败让日本人认清了一个事实,甲午战争和日俄战争胜利,更多的是利用对方固有缺陷的胜利,并不是日本真正的打败了这两个国家。在他看来,苏联对日战胜、清朝对日战败的根本原因都是一个:进取心、决胜心。

每一场战争的胜负,有无数的原因可供总结分析,但是主要矛盾应该是意志——国家意志、民族意志、军队意志、军人意志、人民意志。对内是自我革新的决心,对外是克敌制胜的决心。

任何一个人,一个国家,只要自身的力量足够强大,意志足够坚定,方法得当,不应为一城一地的得失而动摇,不因为一两场战役失败而动摇,坚持将战争打下去,最终就能够取得胜利。

如诺门坎战争,朱可夫战斗决心是一定要把日本打趴下,这也是整个苏联的决心。

人是如此,应不计一城一地得失,持续打下去,剩下部分交给命运。

悲观给乐观打底。生活悲喜,经历风浪后,就会感受到任何存在都有两面性。乐观的认识如契科夫所说,如果口袋里的火柴划着了以后,应该庆幸口袋里面没有火药库。

叔本华则说,每一个出色的人,只要他并不只是属于得到了大自然可怜的赐予、占人类六分之五的人群,过了40岁以后,他就很难摆脱的了对人某种程度的憎恶。

这是因为他很自然的通过自己推断别人,而逐渐对别人感到失望。

庆幸和失望都会结束,《水浒》结尾诗:

“生当鼎食死封侯,男子平生志已酬。铁马夜嘶山月暗,玄猿秋啸暮云稠。不须出处求真迹,却喜忠良作话头。千古蓼洼埋玉地,落花啼鸟总关愁。”

他们在尘世争夺时候,会预想最终命运吗?如果知道可以选择他人一生,会选择谁?

平淡或者快意人生,藏着好多故事。

多些悲观,才能意外遇见一些惊喜。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