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面佛,月面佛
马祖道一生病时,一个学生跑去探病说,今天觉得怎样?
马祖回答说,日面佛月面佛。
一个和尚问赵州说,万法归一,但一归何处呢?
赵州回答说,我在青州时做了一件布衫重达七斤。
一个和尚问赵州,当身体坏灭归于尘土时,有一个东西永久留下,我知道这个东西,但这个东西留在什么地方呢?
赵州回答说,今天早晨刮风。
有人问睦州,谁是诸佛之师?
他只哼着叮咚咚咚咕嘀咕咚的调子。
有人问他禅是什么?他回答说,南无阿弥陀。
但是这和尚自认不了解他的意思,于是睦州便大声说,你这可怜的蛙,你的恶业从何来呢?
当这个和尚无法了解这句话的究竟意义时,这禅师继续说,我的衣衫穿过多年之后,现在完全用旧了,松松的挂在身上的碎片,已吹上天空了。
有人问香林远禅师如何是祖师西来意,他的回答是,久坐之后感到疲劳。
我们再举睦州的一个例子,有一次,一个和尚问他,什么是超越诸佛诸祖之说?
这位禅师立刻举起手中的杖子对大家说,我说这是杖,你们说它是什么?
没有人回答,于是他再举起手杖问这个和尚,你不是问我什么是超越诸佛诸祖之说吗?
有一次,有人问一位高僧,什么是佛?
他说,什么不是佛?
另外一次,他的回答是,从来不识他。
还有一次,他说等到有了一位佛以后,那时我会告诉你。
这位和尚说,如果是这样,你心中便无佛。
禅师立刻肯定说,完全对。
什么地方对?
禅师回答说,今天是本月的最后一天。
有人问投子山大同禅师,如何是佛?他回答说,佛。有人问他如何是道,他回的说,道。有人问他如何是法,他回答说,法。
既然是禅家说法,人们自然希望从中找出不寻常的东西,因此有时候,有的禅师也会落入理解层面而想以说法来开导他的弟子。但是,五祖法演说,你如果求佛,便不能见到佛,你若求祖,便不能见到祖。甜瓜彻蒂甜,苦瓜连根苦。
在上述这些问话与答话之间,有什么逻辑上的关系呢?也许这些回答足以表示禅家多么自由自在地应付那些一直困扰着人类的深奥哲学问题。对禅师们来说,语言是一种直接来自于内心精神体验的呼喊,语言的表现本身是没有什么意义的,意义要从我们自己内心去找,因为我们内心也生起同样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