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笑集国学与传统文化成长励志

论语新视界125|蘧伯玉:君子哉

2019-06-27  本文已影响4人  龙门村夫
论语新视界125|蘧伯玉:君子哉

蘧伯玉(约公元前585年—公元前484年以后),是卫国的大夫,姬姓,蘧氏,名瑗,字伯玉,谥成子。事卫国献公、殇公、灵公三代国君。在孔子周游列国的14年中,有10年在卫国,其中两次住在蘧伯玉家,前后达9年。蘧伯玉是孔子尊敬和称颂的君子,《史记·仲尼弟子列传》记载:“孔子之所严事,……于卫,蘧伯玉。”

子曰:“直哉史鱼!邦有道,如矢;邦无道,如矢。君子哉蘧伯玉!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可卷而怀之。”

(《论语·卫灵公》15·7)

孔子说:“蘧伯玉真是一位君子啊!国家有道就出来做官,国家无道就引退不仕。”

“卷而怀之”,就是不出来做官。“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可卷而怀之”,也就是孔子“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的意思。(《论语·泰伯》8·13)

有一次,蘧伯玉派人慰问孔子。

蘧伯玉使人于孔子,孔子与之坐而问焉。

曰:“夫子何为?”

对曰:“夫子欲寡其过而未能也。”

使者出,子曰:“使乎!使乎!”

(《论语·宪问》14·25)

蘧伯玉派人去慰问孔子,孔子让他坐下,然后问道:“先生最近在做什么?”使者回答说:“先生正设法减少自己的缺点,可却苦于做不到。”使者走了以后,孔子说:“一位好使者啊,好一位好使者啊!”这样的使者,不仅了解蘧伯玉,而且对孔子应对得体。

《庄子》对蘧伯玉有记载。《则阳》篇记载:“蘧伯玉行年六十而六十化。”《人间世》篇记载:“颜阖将傅卫灵公太子,而问于蘧伯玉。”《淮南子》记载:“蘧伯玉为相,子贡往观之,曰:‘何以治国?’曰:‘以弗治治之’”。有人认为,蘧伯玉是道家“无为而治”的开创者。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