柱子(一)

2020-02-07  本文已影响0人  瑜味

70十年代,柱子在梅庄出生。他妈妈在计划生育抓得非常严的形势下,东躲西藏过了好几年,两个姐姐之后,他的到来让苦不堪言的父母喜笑颜开,他的父亲觉得在庄上终于可以挺起腰杆,希望他将来能够顶起这个家,做家里的顶梁柱,取名梅柱。

柱子从小被宠着,什么事有两个姐姐撑着,在贫寒的家境中竟然没有下过厨房,种过地,这在庄上实属罕见,毕竟大家都是庄稼人,一年到头都围着土地打转转。他父亲一直很想让他好好读书,将来能走出村庄,走到大城市,给这个家光宗耀祖。柱子学习很努力,放学放下书包就学习,可是小学五六年级时候从班级好学生掉到中上,高考落榜,连续复习了五年也没有考上个学校,直接闭门在家,不接触任何人。没有生活技能,种地一窍不通,养家畜怕臭,他父亲最终认命。他这个爹没有这个福分,人家不上学的20岁就寻上媳妇了,柱子复习五年相当于上个大学并且毕业的年龄,家里为了他读书,越发贫寒,两个姐姐已经出嫁,家里一贫如洗。

房子是单层砖房,在柱子父母刚结婚那会还算不错的条件。可是20多年过后一点没变。房子是一个大场间,没有任何隔断。空荡荡的房间里,家具是一个他妈妈结婚时候带来的两个木柜子以及结婚时候一个碗柜。两个柜子一进门就能看见,被擦出了木质的光,有年头的东西都实,上等好梨木;一个碗柜在进门的左侧,就算一个简单隔墙;两张铁头床在黑漆漆的墙壁两边靠着。屋内可以看见房梁和砖块泥土,地面是土,门是木头的,门下用一块板挡着。秋收打来的麦子和玉米等全部放在碗柜后面,和柱子一起。

邻居们纷纷建起了二层三层小楼,牢固气派,柱子家的一层房屋显得越发寒酸落魄。柱子把这些看在眼里,他心里疼,觉得自己生不逢时,这些试卷都是个什么东西,考的那叫什么玩意?什么物理,关我什么事?凭我的写作水平,要是早生几个朝代,不中个举人也能做个秀才,一定可以扬眉吐气。他晚上睡不着觉的时候能听到老鼠细细簌簌的声音,他害怕,可是不敢叫,他就盼着家里的那只黑猫早点过来收拾那群让人憎恨的老鼠,小黑他喜欢,白天晒太阳的时候,他就摸它的毛,光滑铮亮,这是吃肥嫩的老鼠吃得。他在心里数数,1、2、3…,在他数不到100的时候,小黑准来。今晚他数了一千,小黑也没来。他哆哆嗦嗦了一晚,第二天无精打采,早饭没吃就开始找小黑,问父母,父母没有心情回答他这些,问他能不能长点志气,干点事情出来。他父亲母亲头发过早白了一大半,不省心的柱子让他们操碎了心。

柱子的心思全在小黑身上,怎么好端端的不见了呢?出现什么事情了?过了几个月,小黑领了一群花猫到家里来了。柱子开始非常高兴,失而复得让他一下子抱起小黑,可是忽然想到自己仍然是孤独的一个人,小黑都当妈妈了。手一松,还好小黑反应快,瞬间张开四肢,稳稳的落在地上,没有摔伤。从此柱子再也不摸小黑了。

父母四处求人说亲,可是远近的人家都不答应。两人没什么文化,本本分分的老实人,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他父亲怎么都想不明白,怎么柱子就这个样子了?考不上大学就干其他的营生,活人能叫尿憋死了?柱子想过有媳妇的日子,就跟他父亲说,给我找个媳妇,我就好好过日子。老父亲老母亲觉得看到了希望,最后下了决心,托人买一个媳妇吧。不说倾家荡产,也剥了一层皮。花了3万块,买了一个大高个,白白净净的越南媳妇。

柱子看见自己的媳妇比庄上的其他姑娘漂亮得多,心里很得意。唯一缺点就是语言不通,不打紧,不怎么影响生活。媳妇能干,学东西快得很。柱子学开车,农用拖拉机开过,还行,主要想收粮往县城粮库里送,一斤可以挣个2分3分的,一天弄好了能挣七儿八百的。但是他力量不够,向车上装袋子,他真是感觉整个人的骨架全散了,不亚于老鹰拔毛的痛。

第一天,他累得腰酸背痛,收了一千斤,车子小,越往上装难度越大,他真的一点点力气都没有了。他父亲不放心他和他的媳妇一起去,可是柱子坚持只要他俩就行。他父亲在家提心吊胆的,柱子没干过啥。天黑才回家,挣了快三百,柱子哭了。他累得饭都吃不下,越南媳妇倒是会心疼人,自己哎呀哎呀的还知道给柱子捏吧捏吧,柱子紧紧的搂着媳妇,媳妇安然地躺在柱子的怀里睡着了。

第二天,越南媳妇在家跟母亲拾掇菜园里的白菜,天冷了,需要扣塑料布棚,母亲和媳妇两人在家忙得不亦乐乎,母亲想让媳妇找个什么东西,那真是费劲九牛二虎之力也枉然,太难了,后来母亲干脆就让她干活,先示范再让她做,这媳妇真不错,效率很高,一天下来棚真扣好了。

柱子父亲跟着柱子去收粮,柱子开车,父亲坐在驾驶旁边的座位上,穿着一个全是毛的袄,早上的风吹来还是冷飕飕的。爹俩一个庄一个庄的跑,柱子父亲真是农家的好手,有力气有技巧。柱子看着父亲一个人扛一个袋子不怎么费力,比自己强多少不知道。惭愧的心让他卯着劲,咬着牙非要背一个一百五十斤的袋子,他踉踉跄跄、重心非常低,他感觉快把自己压趴下了,可是他支撑住,到车跟前父亲一个箭步冲上去帮他把袋子顶到车上,并且摆放好。这车要想装上最大码,如何摆袋可是技术活,柱子父亲不多话,自己只顾摆自己的,没有教柱子,柱子却心照不宣默默地记下了。柱子和柱子父亲两个人慢慢地有了默契,百十来斤的柱子扛,重的父亲扛。这一天两人装了两千斤,价格收得又低,一下子进账七百块。

晚上到家多了一个肉菜,一大块煮好的肉切好又放入葱花、酱油、五香粉蒸出的香气四溢的大碗肉,这是柱子最喜欢吃的。他浑身依然十分疼痛,可是他更饥饿,白天父子俩没吃什么东西,从家里带的白面馍馍啃了两个。小米稀饭配着白面软馍夹着肥肉相当的肉,吃得他十分满足,他除了和媳妇的第一晚感觉自己十分满足外,这又是一次新的突破,干得昏天黑地后吃上可口的饭菜,看着好看的媳妇太满足了。父亲母亲眼睛里也露出了七八年后久违的笑容,母亲一个劲给柱子夹肉,媳妇也给柱子夹肉,父亲觉得喝着小米饭格外的香。

柱子经过一个月收粮,身板越来越强壮了,毕竟年轻,力气一下子比父亲大很多。两个人收粮越来越顺当,背背扛扛不在话下。乡间路面有的硬化有的没有,依然土路当家,大雨过后,车重路面泥泞不堪,车子陷进去就是一场苦战。父亲把砖头瓦块垫在车轱辘前面,有时候可以踩上油门冲过去,有时候真的无能为力,泥浆四射,柱子没有经验,父亲就敲开最近庄上人家,请求人家帮忙,农村人都淳朴乐于助人,谁没有个急事难事哪,能搭把手就搭把手,帮衬帮衬就过去了。庄上的人开动另外一辆车,拿出粗麻绳拉着柱子的车,还有好多人在车后面推,冬天寒冷,大家的鞋子在泥里深一脚浅一脚的,没人抱怨,车子被拉出时候,每个人的脸都绽开了,花一样,无论黄牙齿还是黑皱纹都十分的可爱可敬。柱子真的感动,他用力的握那些汉子的手,眼含泪光,柱子父亲只是简短地说了句:谢啦,兄弟们!谢啦,兄弟们!

眼瞅着年近了,粮食也收得差不多。一天跑出去也就收个三四百斤,大家基本卖完了。柱子跟父亲商量,咱歇了吧,这两个月挣得这些钱存起来,还掉咱家的欠债,再干个三五年的,咱也盖个二层楼房。父亲和母亲频频点头,“中,你长大成人了,以后家里的大事就你看着办吧”。柱子媳妇慢慢地可以说一些简单句子,可以进行一点交流,全家人非常高兴。就在这节骨眼上,又添了一个天大的喜事,柱子媳妇有啦!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