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有书香、有温度、有情怀”的教师
做“有书香、有温度、有情怀”的教师
1996年踏上教育工作岗位起,做一名师德高尚、业务精湛、学生爱戴、家长欢迎的好老师就成了我孜孜以求的目标。我始终秉承“认认真真做人,踏踏实实工作”的原则,以“教师职业道德”为准绳时刻规范自身教育教学行为,以“做一名与时俱进的好教师”为自己事业乃至终生追求的座右铭。
22年来,除产假外,我一直担任班主任兼语文教学工作,努力上进,不断提升自身师德修养与业务素质。我深知没有压力就没有动力,全身心地在理论与实践中穿梭、探究,逐步从实践型教师向研究型教师迈进,力求在科研中突破,在梦想、现实与期待中坚守、反思和成长。
我的母亲是一位乡村教师,我自幼生长在乡村,长大后又工作在乡村,对乡村教育有深厚的感情。我深知乡村教育与城市教育在资源、条件上的巨大差距,乡村孩子要想拥有城市孩子的眼界与气魄,唯有通过大量的阅读接触乡村外的大千世界,才能开阔胸襟,涵养气质,陶冶情操,提升格局。我酷爱读书,始终觉得让人颓靡不振的主要原因就是与书籍绝缘。人之所以有时会感觉日子灰暗,就是因为心灵没有书籍的照耀与温暖,久而久之心灵怎不变得晦暗和阴冷?基于这种认识,工作之初,我就立志做一位“有书香、有温度、有情怀“的教师。工作至今,我一直坚守着一个朴素的愿望,那就是——让孩子们在小学这个阶段,跟着我这个班主任兼语文老师,逐渐养成一种“阅读和写作的精神自觉”。而在达成这个愿望的过程中,实现我们师生共同的精神成长,这是我执著追求的不懈动力。
越是阅读越是发现读书的美好,越是写作越是感觉读书的重要。在我所任教的班级中,我一直鼓励孩子们养成读书和写日记的好习惯,也始终如一地动员家长朋友一定鼓励孩子读书,最好能和孩子进行亲子共读,亲子共写。一年年,一届届,我带领孩子们在“阅读和写作”中徜徉,乐此不疲。为激起并保持孩子们的阅读、写作的持久热情,22年来,在时代的变化和发展中,我先后利用板、墙报,博客,美篇、简书等媒介,带领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阅读、写作活动。于是,“亲子共读”、“师生共读”,“学生日记““家长感言”、“教师抒怀”成为孩子们“阅读和写作”工程中的一道“亮丽风景”。“阅读与写作”使我与家长们、孩子们有了共同的生活,共同的语言,共同的理想,共同的道德标准,共同的价值理念,共同的精神密码,编织起孩子、家长、老师三位一体的多姿多彩、积极向上的共同生活。我带领的班级有一个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孩子们普遍爱读书、写作好,家长朋友都很配合和支持学校工作。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22年来,我所带班级班风正、成绩好,综合考核一直名列前茅,我也连续被评为镇“十佳青年教师”,镇优秀教师,镇优秀辅导员,2003、2009、2016年三次被评为县优秀教师。在历届校领导的支持下,我校成立了“小草文学社”,社员积极性很高。2004年以来,我指导的学生在山东教育社《当代小学生》编辑部组织的第四届当代小学生作文大奖赛、山东省第三届学生文学艺术博览会、纪念改革开放30年周年省级、国家级作文大赛中荣获奖项数人次。指导学生在报刊《快乐写作》《当代小学生》《学习周报》《作文评点报》《学苑新报》《作文周刊》《意林图解作文》《华夏研学》中发表习作共计41篇。我个人在《作文周刊》《意林· 假期带你控作文》《日照教研》“浙江新闻客户端”发表习作指导、教学研究、教育叙事及随笔共计9篇,我的班级事迹及多篇学生习作在“五莲教育”公众号上发表。
22年来,我个人及所带班级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与进步,但学习与工作的追求是永无止境的。“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教育教学工作的大道上,我将不懈努力,孜孜上进,用心做“有书香、有温度、有情怀“的人民教师!
青花瓷
2018.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