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之光简书上的产品经理文章大全移动APP产品体验

支付宝9.0的改版---玩转思路

2015-07-13  本文已影响189人  郑毓

这次支付宝的改版,互联网圈子的讨论还是挺热烈的。刚推出的那几天,笔者的同学都会时不时的关于这个话题聊上几句,这足以说明,支付宝这次的改版引起的关注之广,而关注如此广的原因,就是此次改版变化之大。而在这篇文章中,想就两个方面,来聊聊支付宝的改版:

1、改版的变化在哪?

2、如此改版的逻辑在哪?

在解决以上两个问题前,我觉得有必要了解此次改版的背景。

支付宝自身

大家都知道的是,支付宝属于阿里巴巴旗下的第三方支付平台,但有些人可能不知道的是,目前支付宝确是属于蚂蚁金服旗下的业务,而蚂蚁金服则是以阿里巴巴旗下小微金融服务集团的名义于14年6月成立。业界普遍预期蚂蚁金服可能在明年上半年IPO,而根据阿里上市前与蚂蚁签署的一份协议,阿里可能在蚂蚁金服IPO时一次性获得其股权价值的37.5%,或享受后则37.5%的永久税前利润权益。那么,“如果是前个方案,则阿里与IPO后的蚂蚁将可能不再存在任何法律上的所有权和利益分享关系,这样一来,蚂蚁金服必须向投资者证明,自己作为一家独立的、与阿里巴巴没有任何所有权或利益分享关系的公司,仍然能够维持其过去的地位”。

外界环境

根据数据显示,微信至今年第一季度为止,已覆盖了中国90%的智能手机,月活跃用户达到5.49亿。2014年3月微信正式推出微信支付,用户可以通过手机微信支付快速的完成支付流程,依靠微信巨大的流量,目前也已有4亿左右的用户量。

同时,在移动支付领域,其他移动支付方式,如拉卡拉、百度钱包等也在不断发展壮大中。可以说,在移动支付领域,虽然支付宝一家独大,但竞争仍旧非常激烈,支付宝市场份额也在不断被其他的移动支付方式所蚕食。

好了,介绍完背景,正文来了。

改版的变化

支付宝的改版,主要在于以下几个:

1、最显著的地方在于提升了O2O服务的“商家“与社交功能的”朋友“两个板块的重要性,代替原来的”服务窗“和”探索“, 上升为一级的Tab,”朋友“页面中新增通讯录导入、搜索、发起群聊等功能;同时”服务窗“重要性降低;

2、在首页上方上,增加“附近“功能入口,进一步提升了”商家“重要性,提供本地生活服务O2O的目的愈发明显;

3、”财富”页面从新进行了设计,突出了用户的财富,让用户能一目了然的看见,另新增了股票板块的入口,提升了这个板块的重要程度;

4、取消了登陆的手势功能;

改版背后的逻辑

首先,我们从阿里的战略说起。公司的战略一直是一个产品设计的出发点,找到商业价值与用户价值的平衡点,就是公司的战略。而阿里的战略则是连接人与商品,连接人与服务,连接人与钱相关的一切,用户价值在于通过产品所提供的商品与服务,公司价值在于这些商品与服务都是与钱相关的、可盈利的。有篇文章上说,本质上来讲,不管是支付宝还是微信,或者是百度,大家都在做同一件事,就是”连接人与服务“,只不过切入点不一样,手里的牌也不一样。

支付宝这样一个工具型的产品,改版之前的很多功能都是围绕很多场景来构建的,其愿景在于让所有要用到钱的地方,都可以用支付宝来代替,比如说手机充值、信用卡还款、火车票、电影票等等,基本上囊括了我们生活中的绝大部分使用钱的场景。这也正符合阿里连接人与一切服务的战略。白崎(百度产品运营师)总结了下支付宝目前涵盖的使用场景:

可以说支付宝是无孔不入啊!

通过前面的背景,我们其实可以看出,目前支付宝的日子不好过,市场诸多产品对其形成的挑战,使其用户规模、使用频次都在不断的缩小,特别是微信支付的崛起。我们说,一个平台型产品,它核心在于海量的用户,因为通过海量的用户可以挖掘出更多的商业价值,而用户的流失则是非常致命的。支付宝目前的情况,正是用户因为使用选择的增多导致使用频次的降低,毕竟目前的支付方式体验上,各产品差别都不大,若用户养成了其他的支付习惯,用户也就流失了。

因此,在支付宝从阿里独立出来后,面对如此严峻的挑战,不惜从台后走到台前,推出“商家“页面,从用户使用频率较多的吃喝玩乐入手,增加用户使用场景和使用频率。同时,”朋友“页面更是从其不擅长的社交领域撕开了一个口子,围绕支付的生活场景,构建了新的人际社交关系的机会,进一步增加产品的用户使用粘性。同时此次的改版,也是符合公司战略的,使“连接人与一切服务“的使用场景更为的全面。

在UI界面上,此次的改版也可圈可点,特别是“财富“页面,回归了用户的主要任务,即财富管理,让用户更为直接的了解自己财富情况。

最后一个想要讨论的点,在于登陆时手势功能的取消,有人说这会降低用户的安全感,从而减低使用体验,但通过以上分析,我认为,如果支付宝仍旧仅仅作为一个支付工具,手势功能增加安全感无可厚非,但目前改版之后,支付宝其实有点类似于“支付宝+大众点评+微信“,而定位上已经不只是一个支付工具,因此安全功能需求也就退居其次了,毕竟产品的设计还要符合产品的定位。

--------------------------------这里是分割线-------------------------------

下面是我的公众号。一个正行走在产品不归路上的人,不定期发送产品相关文章,可能是自己在产品上的体验、可能是产品相关的方法感悟,可能是其他好的产品文章的学习感悟,或者自己的生活工作思考。但不管怎样,都希望与你一起交流!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