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让“假陪伴”毁了你的孩子
有一次先生开车带孩子去上美术课,我坐在后排陪着。孩子突然从宝宝椅上蹦起来,喊道:“五角星!”
此时的我正沉浸在刷手机当中,敷衍的轻声回应了一句“哦。”
孩子显然对我的回答不满意,继续提高嗓门:“好大的红色五角星。你看,你看!”
在连续几个催促下,我不得不把头抬起来四处张望,并没有看到孩子口中的五角星。
“在哪里呢?”我又低下头边刷手机边问。
“在前面啊。你看!”孩子着急了,把手扒在前方座椅上,试图用手更精准的点到五角星的位置。
我再次无奈的抬头,顺着孩子手指的方向看去,原来是道路尽头的大会堂屋顶上挂着一个大红色的五角星。
这个五角星是大会堂的标志,非常的显眼,在各个方向都能看到,大会堂从我出生起就在那里了,我本因记忆犹新。
我有点不好意思了,为了弥补我的注意力缺失,我对孩子夸奖道:“慢慢,真棒,你的观察力好强啊,妈妈都没有看到五角星,你一下就看到了。”
本以为孩子得到表扬会喜滋滋,我又可以继续刷手机。
但是孩子对我的表扬并不在意,她一屁股压在宝宝椅上,摆正了坐姿,非常不屑的说了一句:“你看不到因为你在看手机呗!”
先生听了孩子成人一样的话语,忍俊不禁噗嗤笑了出来,我也顿时苦笑了一声,但是内心羞愧难当。我随即默默的把手机收起来了,看着孩子沉思。孩子的这句话虽然不经意,但却是发自内心,狠狠的戳中了我的痛点,我开始反思平时的陪伴究竟是真陪伴还是假陪伴,给予她的那些陪伴究竟有多少能让孩子真切的感受到爱。
《你就是孩子最好的玩具》中说道:父母比任何玩具都更让孩子喜欢和着迷。他们其实不需要玩具和电视手机,他们需要的是父母的高质量陪伴。他们真正看重的是和父母在一起的快乐时光。
现实是,家长们一边抱怨孩子沉迷动画片和电子产品,一方面又不断的用“假陪伴”把孩子推向动画片和电子产品。家长们一方面苦恼自己为孩子付出了那么多感情,为什么总是不了解孩子在想什么,为什么孩子们的行为总是不可理喻,另一方面却不愿意耐下心来沉浸在于孩子的相处过程中,不带评判的倾听孩子内心的真话。
家长俱乐部里曾有位家长提过父母陪伴孩子时的5种“假陪伴”,我想这就是当下父母陪伴孩子最普遍最真实的状态,也是引发各种亲子问题的根源。
一是敷衍太多。孩子需要帮助,可父母总觉得孩子的问题不是问题,各种敷衍回避。
二是耐心太差。孩子做事可能会比较慢或者按自己的方式进行,父母没耐心不断催促更正孩子行为,容易导致双方情绪崩溃。
三是回应太少。对孩子正在做的事情不感兴趣,不愿回应,会让孩子产生距离感。
四是说教太多。孩子只看你做的,不听你说的,说教太多会使孩子产生厌恶感。
五是期望太高。父母总是喜欢用社会上那些空洞概括的词汇给孩子定高的目标,却不告诉孩子如何分解目标达成目标,给孩子的巨大压力。
为了告别“假陪伴”,我开始尝试离线陪伴。不看手机,专心的听孩子说话,按照孩子说话的思路思考,积极的回应,不评判不说教,把自己当成她的同学、同伴。
我开始尝试让孩子做主。孩子决定玩什么游戏,看什么书,我都乐意奉陪,哪怕那个游戏在我看来幼稚无趣。
我开始细心观察她的言语和行为,主动了解靠近她的世界,哪怕抱着她一起看动画片,和她一起讨论一起大笑。一段时间下来,孩子跟我的关系更亲密了,也愿意跟我说很多心里话,而专注的陪伴她玩耍的过程也让我释放了压力感受真正的简单快乐。
孩子的敏感度高,反应度高,理解力低,安全感低。我们任何一点言语行为上的忽视和不满都可能引发他们的焦虑,但这种焦虑会通过情绪表达出来,如果此时不及时疏导、调整,而只是忽视和压抑,久而久之就进入孩子的潜意识,不但影响亲子关系的发展,还会影响孩子的人格行为。
如果你真的爱孩子,就请放下你的手机、放低你的身段、放平你的心态,做孩子最好的玩具,和孩子建立一生的亲密关系,为孩子的健康成长打下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