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新解
郑重声明:文章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本文参与星辰计划2024年第13期“巧”专题活动。巧:灵敏、灵巧
快下班时,小王收到了主任信息,主任说上面明天要下来调研特色产业,让小王夜里准备一份汇报材料。
收到信息后,小王去了主任办公室。“主任,您让准备汇报材料,可我们没下去调研,怎么写汇报材料?”
“开动脑筋想一想吗。”
“想不了,巧妇还难为无米之炊,何况我又不是巧妇呢。”
“那你去上网查查‘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典故来源,仔细揣摩揣摩。”
“怎么揣摩啊,没有素材还能写出文章?”
“真是死脑筋,没有米你不会去借吗?借不到你挖野菜也能做着吃啊。”
“什么?”
小王听的一头雾水,愣愣地站在那里。
“愣在这里干嘛,赶紧去准备材料。”
小王回到办公室,就去查“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典故出处:
【宋·陆游《老学庵笔记》卷三:“晏景初尚书,请僧住院,僧辞以穷陋不可为。景初曰:‘高才固易耳。’僧曰:‘巧妇安能作无面汤饼乎?’】
原来是宋朝的一位名叫晏景初的尚书,去一家寺庙投宿的故事。
晏景初去一家破旧寺庙投宿,叩响庙门后,一个小沙弥探出头来。小沙弥见来了一位官员打扮的人,急忙转身向大堂跑去。
晏景初随后跟进,只见一位白须苍苍的老和尚缓慢地走出大堂,晏景初向老和尚说明来意,老和尚一脸为难地说:“很抱歉,本寺生活穷困,设施简陋,实在不便留宿。”
晏景初一听,很不满:“作为一庙主持,不应该把寺庙弄得一无所有。”
“没有面,再能干的媳妇也做不出汤饼来呀。”老和尚很不高兴地回敬道。
晏景初讥讽地说:“如果有面,就是再笨的媳妇也能做呀。”
老和尚面露愧色,悄悄地退回了大堂。
小王正思索故事深意,主任又发来了信息“没有米是煮不成饭的,但是,不应束手无策,而是要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千方百计地去搞到米(或者别的什么食物)来煮,这才是积极、主动的态度。”
主任叫李霄,与小王同一年招聘到单位的,三年后李霄升任主任,小王还是办事员,论学历小王是本科,李霄是专科,应该小王升的快呀?但是李霄头脑活络,领导交办的事从来都是积极的去完成,很少讲客观条件。
小王从主任的信息里似乎得到了启发,一边上网查资料,一边电话联系农业龙头企业、示范合作社负责人要数据,然后开始组装,凌晨一点左右,汇报材料终于弄好了。
小王将汇报材料发给主任,主任很快回信息,除提了一些修改意见外,还着重表扬了小王这次主观能动性发挥的好,文章虽然没有亲自充分调研全面,也还算有理有据,说小王辛苦了,并对下午自己的态度表示歉意......
小王改好材料出了办公室,走在寂静的大街上,初夏的风迎面吹来,柔软细腻很舒服,想想这几个小时,自己被主任“逼”出来的文字,他露出了苦涩地笑。
明天,不,今天上午,她决定写一篇《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新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