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构产品我是产品狗@IT·互联网

产品经理是一种思维

2014-03-23  本文已影响3430人  ZhuX

最近在面试了几个求职产品经理的应届生,必问的问题是「你认为产品经理平时是做什么?」

回想这2年的产品经历,从毕业时求职产品经理的岗位,到入职时做的是视觉(交互)设计师,大概半年后转为产品经理。似乎,当年的我也回答不了上面的问题。

不少人觉得PM需要懂画Axure,懂点交互,懂点设计,懂点用户心理学,懂点技术,懂点管理,懂点沟通。这是正确的废话!PM了解得越多,工作确实越顺手。但反过来,「懂」了不代表就能做PM了。当年高考,也觉得自己懂不少,但就是没考上清华!话说回来,有哪个岗位不是要求你懂得越多越好。

聊聊现在看产品、想产品、做产品方面发生的变化。

看产品:思考其内部逻辑

以前体验产品,总是会挑毛病「靠,这个按钮太丑了」或者惊叹「哇,这个交互太爽了!」产品经理都是鸡蛋里挑骨头的高手!

不过经过这1年,虽然还有这样的习惯,但会花更多时间在考虑几个问题:

它的系统架构是怎么样,各模块怎么运作;
某个页面是什么交互逻辑;
某个功能是如何实现;
Zaker的推荐算法是怎么?得考虑哪些因素
知乎首页Feed的展示逻辑是什么?答案展示的排序逻辑是什么?

习惯这样去看产品后,时不时有种发现新大陆的惊喜--突然看到被视觉和交互掩盖下的系统脉络,试图去理解别人为什么这样设计。(虽然,绝大部分是自己YY)

特别是看着别人产品的改版,有时居然和自己想的一样,又可以享受阵阵自我满足的高潮。当然,不能说改版就是好的,这个高潮以YY居多。

一年多前读《用户体验的要素》的5个层次,当时觉得概括得不错,也是一种思考方式,但没有特别深刻的理解。如今再次读起,颇有感触:由外到里,分别是表现层》框架层》结构层》范围层》战略层。


想产品:不停设计解决方案

所谓的产品设计,就是设计一套解决方案,满足「各种」需求。

从产品整体看,各个功能组合起来,就是一套解决终极问题的方案;从单个页面看,交互和视觉也是一套解决方案,解决美观与功能之间矛盾的方案;甚至,文案一句话,也是一个产品,它也有其设计目的。

微信朋友圈为了营造真正的好友社交圈,设计了屏蔽规则,防止营销泛滥;
知乎为了让好答案好内容浮现,设计了「赞同」和「反对」的机制;
知乎为了解决相同类似问题的重复提问,设计「搜索+输入问题」功能的搜索输入框和问题重定向的机制;
门户网为了给频道页面导量,设计了「首页文章标题进入频道首页(而不是文章正文)」的机制;
陌陌为了让产品内容更丰富但产品结构简单,设计了「发现」的标签页;

注:产品的每个设计都有原因。每个人都可以说出N个原因,但是若不了解产品团队当时的处境、战略目标,则这些原因的扯谈成分居多。

从整体框架到界面交互到文案,产品经理就是要不停面对新问题>分析问题>设计方案,不停循环。久而久之,也会有自己的一套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

在设计解决方案中,我会有意识的用「解耦」和「穷举」的思路去拆解问题和设计。所谓「解耦」就是把整体拆解成几个相互独立的模块,分析各个模块。(官方解释可自行百度)当初设计游戏副本的数值公式时,就是把最终目标拆解了几个模块:副本系数:控制当前副本难度等级;攻击系数:控制当前副本的攻击力等级;攻击基数:控制初始难度及整体难度,等等。设计了这套公式后,只要调整几个参数,就可以生成不同的数值,形成不同的难度递增曲线,进而测试。而设计另外一套分享系统时,则把各个模块尽可能解耦,这样修改某模块时,即不会对其他模块有影响,也可以增加更多组合,做出更多策略方案。(如模块A/B+模版a/b,可形成2x2种方案)


做产品:分步实施

越来越有一种感觉,大至整个产品方向,小至某个功能,都可以用「假设-验证」的循环来做产品。于是现在有个习惯,在设计完一个方案,不会马上开发,问自己几个问题:

这个方案要解决的假设问题是什么?
达到什么标准才能验证假设成立或错误?
可否分几步实施?每一步的指标是什么?
当前这个是最简单的方案吗?

想明白以上几个问题后,制定分步实施的策略。这样有两个好处:

一方面清楚知道产品的每次修改的质量。在修改功能或调整策略,需知道究竟是哪个变量使结果更好或更差。若一下子更新多个,也许变好和变差一抵消,结果就没变;

另一方面可以加快进度,及时调整。开发周期越长,项目烂尾的可能性越大。分步实施就像逐步攻城掠池,一步一步KO掉功能模块或修改。早日上线,多一天的测试,就可以知道之前的假设是否成立,并且做出调整。不少时候,在完成策略一和策略二之后,可以进行策略三。但发现,策略二的指标一直达不到。这种情况下,还会去开发策略三吗?应该庆幸一开始没有让策略一、策略二和策略三同时开发。

设计阶段是PK脑细胞,接下来就是PK射鸡湿+攻城狮+时间,也是要设计方案来协调资源和时间。有时调整一下界面的设计,可以让开发更容易;有时赶进度,需要简化功能;有时对A/B策略难以抉择用哪个,需要平衡。这样的协调方案也跟设计产品的思路差不多。想明白「为什么这样做」「怎么做是最简单」。


再回到刚开始问题「产品经理平时是做什么?」

从产品设计到开发到运营,产品经理得不停地设计各种方案,解决各种问题。在不停做这样的循环:提出假设>确定目的>设计方案>分步实施>验证假设。这样一次循环的时间越短,到达胜利的彼岸的概率就越大。产品上线,只是百米加速跑的终点,更是马拉松长跑的起点。

还记得1年前在知乎上跟一个在阿里做产品经理实习的应届生私信,关于产品的「道」和「术」,万变不离其宗!

「这个建议看柏拉图的《理想国》,还有亚当斯密的《国富论》,这两本书一个是描述政体的,一个是描述经济的,跟产品关系不大,但从这里,你会了解我们周围的事物为什么是这样。然后就是《人人都是产品经理》《结网》。这两本书代表了阿里系和腾讯系的产品经理的一些产品经理的气息。剩下的,如果你能看完《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后面所列出来的那些书,我相信你不管你在哪个领域,都会变得很强的。万变不离其宗。」

「其实《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和《结网》都是关于产品经理工作经验和方法的,我们称之为“术”。而一个合格的产品经理,需要的是“道”。也就是要求你去看看《理想国》和《国富论》了。理想国非常的浅显易懂,很快就可以读完。」

懂Axure、懂交互懂心理学懂技术,这些都是只是产品的「术」。

产品经理更是一种思维,一种分析解决问题的思维。最近不是很流行「互联网思维」么?

其实,我写的,也只是「术」,

另外,我说的,都是错的。

全文完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