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纪实5·D
第六大陆:欧洲

欧洲纵横交错的水道是野生动植物的避风港,在罗马尼亚境内的黑海海边就有一片生意盎然的湿地,被叫做多瑙河三角洲,鸟儿们从遥远的非洲中部和亚洲一路飞来这里。


三角洲里生活着白鹈鹕。
每年夏天,全球四分之三的白鹈鹕种群会飞抵多瑙河三角洲,它们长途跋涉数千公里,来到这片富饶的地方度过整个夏天,而为了找到最理想的捕鱼地点,它们纷纷腾空而起。
白鹈鹕在1000米的高空中搜索方圆300多公里的整片三角洲,它们清楚从这个高度看不到水中的鱼儿,可这正是它们想要的,通过看下方的其它鸟类,看看它们是否得手,再下水寻鱼,这种抛砖引玉的方法效率很高。


鸿鹕,一种水鸟,正在河道里捕鱼,鸿鹈一头扎向水中,寻找着规模最大的鱼群,并把它们赶至水面,乘势而来的几只白鹈鹕从天而降,其它白鹈鹕也蜂拥而至,不过白鹈鹕不直接参加这场捕鱼盛宴,它们只是打劫赴宴者,也许比起单纯捕鱼这种蛮横的战术,这种方法能够确保白鹈鹕们快速获得更多的鱼,当鱼群一哄而散,鸿鹄们便会离场,这群盗贼一般的白鹈鹕也重新起飞寻找下一顿美餐。
水以另一种方式塑造了欧洲的景观,欧洲大陆的山脉之间隐藏着另一种野生动物的家园---洞穴,仅在斯洛文尼亚的喀斯特地区,人们就发现了2000多处洞穴,在数百万年的时间里,每一处洞穴在滴水的侵蚀下已经形成交错的迷宫,而最大的洞穴长25公里,此外,尚待发现的洞穴还有不少,因此这里生活着许多神秘的动物,每年,科学家都会在欧洲的洞穴中发现许多新物种,洞穴里仍然保守着许多秘密的世界,在一些深不见底的水潭中,隐藏着一种曾被人们当成小龙的动物,它们有羽毛状的鳞片,无论在水下还是在地面都能够呼吸,这就是洞螈。


洞螈完全没有视力,只能依靠嘴巴周围的凹痕感知外界检测猎物发出的微弱电流,毕竟在这里很难找到食物,但是洞螈可以坚持十年不进食,寿命长达一个世纪,几千年来,洞螈的世界几乎毫无改变,然而在地面上欧洲经历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人类很大程度地改变了欧洲的自然景观,现在欧洲受保护的荒野占总面积的比例低于4%,荒野的消失给野生动物造成了灾难性的后果,现在欧洲五分之一的动物正面临灭绝危险,一些物种正徘徊于灭绝的边缘。
伊比利亚猞猁,一种极度濒危的猫科动物,在不到20年的时间里,伊比利亚猛俐的数量减少了近90%,今天,西班牙南部的安杜哈尔山成为了它们最后的庇护所。


为了保护伊比利亚猞猁,当地创建了一个自然公园,公园的面积不大,只有方圆40公里,但足够这只雄性猞俐尽情驰骋,它一生都生活在这里,它现在已经15周岁了,这对野生猞猁来说已经很长寿了,曾经遭受迫害的它们如今得到了妥善的保护,对于这只老年雄性,乃至整个欧洲的猞猁,一个崭新的篇章即将展开。


仅在今年就有近200只猞猁幼崽出生,猞猁的总数量增加到了700多只,但是伊比利亚猞猁以及所有生活在欧洲的野生动物来说,人类活动对欧洲大陆的打击使许多动物的生存愈发艰难,面对现实问题,我们只有保护好为数不多的荒郊野地,创造新的野外空间,才能确保欧洲乃至世界上珍贵的野生动物拥有一个美好的明天。

爱护生命,关爱动物。
保护环境,人人有责。
(5D部分:白鹈鹕,鸿鹄,洞螈与伊比利亚猞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