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大学那些鼓舞青春的文章生活家

负面情绪可怕?可怕的是你不知怎么克服

2017-12-15  本文已影响22人  Gibson陈老师

在我们平时的生活当中,永远都有使自己不开心或者纠结烦恼的事情。

昨天,我接到了一个好朋友的电话,她向我抱怨的是她一直都不是很顺利的恋情。我先前知道他们两的故事,因为男方家庭的反对,两个人走到一起就已经十分的不容易,最近更是因为好事将近,我朋友却依旧担心着以后的相处问题,她问我怎么办。

这结实存在的负面情绪,并不是一时半会儿能够解决和根治的,即使一时想通了,但无力感和沮丧感还是会日积月累下来,极有可能造成下一轮坏情绪的爆发。

如果我们能设身处地的想下,换做是我们自己,会怎么做呢?以下是我自己经常使用的一些思维引导和方法。

审视回想,事情是否发生变化

当一件使你感到揪心的、令你感到无力解决的事情放在你的面前的时候,我所做的第一步都会冷静,因为太多时候会让负面情绪影响你的判断,而但凡一件事物,又必定是循环发展的,它一定不是静止的,所以你需要首先静下来,然后才能理性分析下当初的情况和目前的情况,是不是不一样了,有没有朝着好的方向去转变。大部分这样子的分析都能看到事物背后良性的一面,给人不少的振奋。

避免最坏思维和自尊心保护

从人类的进化史来说,从我们的原始时期为了生存的必要,留下了一些固定的思维模式,比如说我们习惯于遇到不利的情形就从最坏的角度去思考,从而能作出最坏的打算。这个思维模式好多时候就是「未雨绸缪」,「防微杜渐」是值得提倡的。但是,在人与人相处的时候,尤其是亲密人之间,如果老是用最坏思维去度人,无疑就是把对方放在了一个「人性本恶」的出发点,不仅不符合实际,而且会增加生活中的猜忌,百弊而无一利。

在马斯洛的自我实现理论里面,对于自我价值的实现,自我的认可是一个每个人内心的一个渴望。而在很多时候,过度的自尊心呢保护会是我们远离客观和理性。譬如,当说到自己父母的不对的时候,不管错误是否存在,你都有冲动跳出来替他们辩解,因为内心深处你将父母等同于你的自己,父母受到了质疑也就意味着你的权威受到了挑战,所以自尊心机制就会开启。而双方能够做下来理性客观沟通整件事情的前提,就是你得给自己脱脱敏,对方绝大部分时候都只是「就事论事」而已。

改变、接受、区分

李开复在《做最好的自己》里面讲到过,当自己从微软跳槽到谷歌的时候,微软决定给自己一个下马威,不仅在入职的第一天寄来了律师函,而且还设置各种刁难他们取得诉讼的证据。

当时的李开复压力很大,不仅要准备事关前途的诉讼,而要应付来自社会的舆论,亲朋好友的关注。高压之下,他最后选择了脱离社会舆论,谢绝好友来访,全力准备诉讼的做法,并最后一举成功。

事后谈及此事,他说他遵循了一条原则:「有毅力改变可以改变的东西,有勇气接受不能改变的东西,有智慧区分两者的不同。」

当我们负面情绪来袭,是否也可以用这种「改变、接受、区分」的模式来处理呢?

想最坏的结果,「大字标题法」

好多时候,负面之所以控制我们,让我们烦恼,是因为对于未来的不可预见性,即不知道事物将会怎么发展进行,这让我们无助和恼怒。

在这个时候,我会试想一下这件事物最坏的结果是什么,然后问自己,「这是我能够接受的吗?」当我听到自己肯定的回答之后,我就反而会放下很多的心理包袱,因为我知道剩下的只需要「尽人事」,至于结果那就交给老天吧。

而当自己面临一些决策的时候,还有「大字标题法」来帮助我。比如,当我由于要辞职还是安稳度日的时候,我会这样问自己,「如果明天出版了一天新闻:A.某某人因为辞职而引发众议 B.某某人因为安稳度日而受到嘉奖」,你会选择哪个?抑或当你离开人世的时候,你的墓志铭上要写你所有的行为,你选择 A.某某人辞职失败的一生,还是B.某某人安稳度日的一生 你会选择哪个。

这么做的目的,就是把每个选项都放大化,从而筛选出你内心的声音。

不是逃避,而是承认和包容

最近看《爸爸去哪儿》,其中有一对父子是陈小春和他的儿子Jasper,众所周知,陈小春是有脾气比较大,有些时候看到自己的孩子没有很好的完成一些很简单的任务的时候,难免会唠叨抱怨。有一次,因为Jasper 没有系好自己的鞋带而导致行动的缓慢惹得他再次生气。

一开始Jasper看到爸爸不生气也是默默不敢做声,但是过了一会儿,他说了一句让我印象深刻的话:「Dad, can you stop angry now?」(爸爸,你能不能不要生气了。)

而当时的陈小春听到儿子的这句话也立刻做了道歉,双方都恢复了之前的互动。

我在想,这句话问的太好了。如果当时是问「爸爸,你为什么要生气?」或者直接自己也生气了,之后的结果很可能完全就不一样了。

但是细细思索这句话,其实它背后给我们的启示是,爸爸你可以生气,但是现在气是不是消了呢?

同理,你可以有,也可以释放负面情绪,但是你现在能不能先放一放。

「不逃避,先承认,再包容」,也许也是一个好方法。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