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阅读认知的三个误区
我喜欢买书已经成习惯了,习惯到什么地步,只要在某篇文章中看到别人提到的书就想买,只要感觉是好书就想拥有。即便买来不看,也觉得心里舒坦。我书架上的书至今还有买了一年都未拆封的。基本上每周都会买书,我甚至怀疑是不是自己是“买书狂魔"。而治愈“买书综合症”的方法也许只有把书读了变成作品,变成钱,才能让自己心安理得的买书。
读书目前却存在两大难题:
第一,没时间读书
第二,读了不能更好的变现。
昨天晚上听了一位老师关于阅读认知课的讲解,才发现自己在阅读认知和方法上都需要调整升级。
阅读认知三个误区:
误区一:只读书不行动,把读书当成结果
回顾以前所读的书,确实存在这个问题,读过了就读过了,仅仅觉得读过了,但这本书对我来说给我带来什么切身的改变和作用根本没去想。
在这点上需要改变,掌握读书的要点,一个是需要输出,转化成写作;另一个就是致用于当下的自我改变和提升,还有一个当体现在金钱价值上。如果说读完一本书能产生这样的效果。无疑这本书的价值就出来了。
误区二:先有书,后有事
我们往往是先想要读书,然后觉得这本书哪一天可能能用得上。但有些人读书不是这样的,他们是因为做事需要,根据需要去读书。比如当下需要高效时间管理,所以他们大量的购买时间管理的书籍,先因为做事的需要才去读书。所以这部分人读了书就能用到事上,当然读书的效果自然就成倍增加。
误区三:没有读书目标,瞎读书
我之前可以说一个是瞎读书,一个是随性而读,并没有对读书进行一个系统的规划,或者说通过读书,达到什么样的结果,没有认真梳理和思考过。
读书本身并不是读书的目标,并不是说我今年读了100本书,读了300本书,我就达成了这个读书的目标。如果以读书本身为目标,这样的衡量意义并不大,因为读书本身很难带来价值,而有价值的是通过读书产生的行动力,思考力,判断力和智慧力。
通过读书我们需要问问自己:
1,我想要变成什么样的人?
2,读书对我的生活,学习,工作、心态带来哪些切实的变化?
3,读书对我的行动力,思考力,判断力和智慧力有哪些提升?
4,读书给我带来了哪些直接的或者间接的收益?
5,读书让我结实了哪些更高能量的人?
诚然,读书有时是纯属休闲和娱乐,纯属爱好,无关功利。但是坦诚的说,如果在阅读认知上存在问题,如果在阅读方法上不能够改变,也许我所买来的书一辈子都读不完。
2021年我希望在阅读认知和阅读方法上都能有一个大的突破和改变,希望能狂扫我买的书,希望能将所读的书变成文字,也希望能将所读过的书功利的变成钱。虽然谈钱很俗,但没有钱我就无法买更多的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