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体验与产品设计PM@产品路,让生活触发思考

【连载】体量感-产品思维与设计思维(18)

2017-04-05  本文已影响870人  马力_可能性与大设计

当你进入 Apple 的网站,看着空灵的页面上硕大的产品(广告)画面,在周围留白的衬托之下,感觉如何?屏幕上图片的尺寸、背景以及周围的留白,都能够体现出元素的体量感,使其视觉冲击力更强,更容易被用户的眼睛和大脑所接受。

体量感本身是造型艺术里的概念,大小、轻重、多少等都能影响体量感,在建筑、雕塑、平面艺术、汽车等工业产品中都能看到体量感的存在。有些建筑从照片里看起来感觉一般,但是当亲身走到旁边时,会感觉到巨大的冲击力。只有文字的海报,看起来很简单,但是尺寸特别大,一样能够产生强烈的吸引力让人注意。有些汽车走到前面就觉得非常大气甚至霸气,而有些则小巧玲珑,甚至在尺寸近似时,不同的造型仍然能够让人产生两种的感觉,同样是体量感的差异。

在产品设计和界面设计中,常见的错误是试图充分利用每一点空间,将大量的内容塞进屏幕,塞满为止。例如早期的国内网站,特别是门户网站,充斥着散碎的链接、文字和图片,希望充分利用流量,实质上却容易造成流量的浪费。

亨利·摩尔(著名雕塑家)认为体量感与表面的简洁有关,所以他的作品上会有意识的减少琐碎的细节,确保整体的简洁。在信息产品中,简洁同样能够形成体量感。在界面和内容里,减少背景噪音的干扰,让前景信息少而突出。尽管微软的 Windows Phone 整体上的产品设计存在问题(系统和生态设计的问题),但如果单纯看界面和内容的呈现,同样能够给人足够的冲击力。所以,未必要填满所有空间,简洁和留白就能够形成体量感。

想要「冲击」用户的感观,利用体量感的一种做法是排除干扰,将最重要的元素放大,在大小、静态或者动态、数量等方面创造出差异。这本身也是在把握内容的优先级,突出强调高优先级内容。因为用户同一时间能够抓住的信息是有限的,与其让用户的注意力均匀分布,不如集中在一个上面,留下深刻的印象。

使用主体明确、清晰度高的图片同样是突出体量感的一种方式。很多实体产品在宣传时,都非常注重展示图片、效果图的设计,将产品的细节夸张的呈现出来,既通过差异来吸引人,又通过细腻的视觉表现来让人感觉到舒服。

改变大小是常用的一种对比手法(其它还有颜色、形状等等),超过人们平时的认知,超出期望,当超出的范围非常大时,就可以引爆关注。有段实践,巨大的橡皮小黄鸭(Rubber Duck)巡游世界,在很多地方都引起了轰动。小黄鸭平时太常见了,但一个极其巨大的大黄鸭,或者大黄豆,或者大黄瓜,立在哪里,都会成为话题。无论是虚拟产品还是实体产品,都可以有意识的创造这种差异和对比。

总结下来,关于体量感的几点提示:

未必要填满所有空间,简介和留白能够形成体量感。

放大和突出关键元素,排除干扰。

突出细节,主体明确,高清细腻。

超出人们的日常认知和期望。

这是我正在写的系列连载文章,关于产品设计和用户体验设计的思维方式。在过去的10年里,我一直希望探索产品背后的本质规律,为做互联网的人们(产品经理、设计师、工程师、运营、管理者等等)找到一个可以共通的思维框架,当我们一起讨论问题时,能够有共同语言,这会是产品语言或者设计语言。

如果你是一个管理者,你提的需求可以不是「简单大气国际化」,而是更具体的「界面需要体现出层次,区分优先级」,如果你是一个产品经理、设计师、工程师、运营,也能够为每一个产品和设计决策找到依据。这是战术层面上的战略思考,通过一些具体的点来帮助我们更好的改进产品、改进产品的用户体验、运营效率甚至推广、传播和变现效率。

专业是一种力量。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