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七种家庭,最容易培养出优秀的孩子,跟金钱无关!

2020-06-09  本文已影响0人  情商少年

究竟什么样的家庭,才能培养出优秀的孩子呢?

对孩子而言,家庭是最好的港湾,父母是最好的引路人。

一个孩子,能否赢在起跑线上、能否充分开发自身的天赋,将来变得有出息,家庭环境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身为父母,最大的期望,就是培养出优秀的孩子。

那么,如何培养出优秀、有出息的龙和凤呢?可能很多家长都会说:

“那当然是让孩子好好学习,考入重点中学、入读实验班,接受最优质的教育啊!”

但是,你有没有想过,最好的教育,实际上是来自父母的家庭教育。

孩子能够努力学习,成绩优异,最根本在于父母对孩子言传身教的教诲和潜移默化的影响。

父母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教育方式和处世方式,都会对孩子的性格、心理和行为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并且会产生长期、深远的影响。

那么,究竟什么样的家庭,才能培养出优秀的孩子呢?

这七类家庭,已经预定了未来成功孩子的名额,与有钱没钱无关!

一起来看看吧。

01

父母有品质的家庭

著名作家、教育家斯宾塞说:

“我们终其一生,也许不会积累太多的财产,也没有什么名望。

但每一个父母都通过生活积累了一些好的经验和品行。把这些给孩子吧,他们会用新的生命去放大,发出光芒。”

是的,世界本就不公平,给予孩子的条件,也会不一而足。

但有一样东西,是每个父母都可以给的,那就是人品。

而这世间所有的关系,无论始于什么,最终都会落在人品上。

父母的人品不同,带给孩子的,可能是迥然不同的人生。

一位网友,分享了关于父母的故事:

爸妈不是什么厉害人物,只是卖牛肉的小贩,但我家的牛肉总比别人家贵一块。

小时候,我对这个百思不得其解,后来,我终于找到了答案。

原来,菜市场里其他几个商贩都在牛肉里注水,一斤肉二两水,虽然便宜了一块,但能多挣不少。

我不解的问父亲,为什么咱们不注水。

父亲摸着我的头说,做人要厚道,不能昧良心。

再说了,谁也不傻,你昧了良心,丧了人品,以后谁还敢找你啊。

后来,我发现菜市场里的商贩来来去去换了好几拨,但自家生意永远是最好的。

父母虽然都是普通人,不能给我优越的条件,但他们的为人和品行,却永远刻在了我的心里。

托尔斯泰曾说过:

“全部教育,或者说千分之九百九十九的教育,都归结到榜样上,归结到父母自己的端正和完善上。”

如果你的孩子在外惹是生非,别人指责你孩子时,就会说:“这个孩子真没家教!”

孩子长大后出问题,一定也是父母种下的根源。

孩子的成功与否,与父母对孩子的家庭教育是否正确息息相关。

真正能让孩子成材的,是与他为人处世有关系的人品。

人品的树立来自于榜样的力量,父母作为孩子的榜样是不能逃避的。

02

父母恩爱的家庭

“父母恩爱的体验,就是我今生不可能有的体验,希望我的孩子将来可以来回答这个问题。”

没有一种恩爱的规格,高过父母的恩爱,没有一种幸福的温度,超越家庭的和睦。

父亲能为孩子做的最好的事,就是爱他的母亲,父母给孩子最好的教育,就是彼此恩爱!

很多家庭有了孩子后,孩子就成了家庭的中心,相对于孩子来说,另一半总是被相对冷落的一方。

实际上,家庭最好的状态是,爸爸爱妈妈,妈妈爱爸爸,并且随时随地表现出来,让孩子感受到家庭的温馨幸福。

霍思燕和杜江,是娱乐圈恩爱夫妻的典范。

杜江进门时,总是先抱抱妻子,然后才去抱儿子嗯哼。夫妻两人毫无避讳的在嗯哼面前拥抱,展现他们的恩爱。

在这样的环境下长大的嗯哼,会把妈妈当小公主宠着、会想着给宠物医生带糖、会主动关心别人,他不缺爱,所以也不吝啬爱。

在家庭生活中,孩子最希望的,就是父母恩爱。

因为,父母吵架,孩子会左右为难;孩子承受不了来自父母的一次又一次争吵;爱打架争吵家庭的孩子,会变得敏感脆弱,毫无幸福可言。

著名家庭排列系统的创始人海灵格提出,幸福家庭关系是这样的:

夫妻俩亲密并肩站立;孩子站在父母的前面中间位置,形成稳定的等腰三角形关系。夫妻是人生伴侣,是共命运者。

所有家庭关系中,夫妻关系是第一位的。

当你以夫妻关系为第一位时,孩子就自然不会以自我为中心。

家庭和睦,才是给孩子的美好快乐家庭。父母恩爱、不吵架,才是给孩子最好的教育。

所以,爱你的孩子,从爱你的伴侣开始。

03

懂得尊重的家庭

尊重孩子的前提,是信任。

每个人的人生,都有无数种可能,而人生的选择权,属于自己。

父母该做的,就是相信孩子能够处理好自己的事情。

父母在孩子的生活中,应该是一个提供意见、善提意见的角色,应该是孩子的引路人、启发导师,而不是决策者。

冰心说过:

“要让孩子像野花一样自然生长,要尊重儿童的天性和选择。”

健康成长中的孩子,除了有爱,更应该有尊重。这种尊重,不是溺爱般地让他想做什么就做什么,也不是家长式地说了不能做就是不能做。

让孩子在选择中成长、学会承担后果,而不是规划好他们的人生计划,逼着他们去执行。

家长不仅要尊重孩子,更要在为人处世上尊重他人,孩子在这样的环境长大,能够学会自尊,更学会尊重他人。

04

学习型的家庭

莫言曾在微博中说:

“我崇拜反叛父母的孩子,因为我认为敢于最早举起‘反叛大旗’的孩子,必定是治世英雄的雏鸟,父母仅仅会爱并不及格。

因为母鸡也会爱,何况最真挚的爱的另一面往往是最苛虐的酷政。

父母必须接受训练,具有相当的质量才行。”

没有天生的成功父母,也没有不需要学习的父母,成功的父母亲都是不断学习提高的结果。

而学习,则是提升自己的有效途径。

曾被评为书香之家的李岩一家,是因学习而改变人生轨迹的典范。

毕业于山西矿业学院的李岩做过采煤工程师,辗转到北京,先后从事过IT、传媒等职业,后来辞职创办了“第二书房”。

这一切,跟这个家庭的一个特质分不开。

李岩全家都是“极度爱书之人”,无论去哪里,随身都会带一本书,女儿从小耳濡目染,也养成了随身带书、随时阅读的习惯,成为了北大才女,并出版了自己的著作。

而他的太太刘称莲,在陪伴女儿成长的过程中,也自学成才,成了知名的家庭教育专家。

“我的人生,我的家庭,都因为读书而改变,阅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李岩如是说道。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父母对孩子最好的教育就是言传身教,要想孩子爱学习,父母首先要营造一个有学习氛围的家庭。

在闲暇时间,父母能够放下手机,关上电脑电视,拿起书本,拿起报纸,多阅读,或者学习一门技能。

从李岩的家庭来看,正是因为家长的自我提升,潜移默化地影响了女儿阅读习惯的养成。

在这样充满学习氛围的家庭中长大的孩子,学习就会成为孩子的习惯,而不是一种被强制性执行的一种负担。

05

懂得情绪管理的家庭

调查显示,90%的家长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会产生焦虑情绪:

怎么样才可以和孩子更好地沟通?

太忙没时间陪孩子怎么办?

孩子考试成绩下滑了怎么办……

为何产生焦虑?很多家长无法管理和控制自己的情绪。

长期处于焦虑中的家长,往往敏感易怒,经常对孩子发脾气。

而长期处于家长负面情绪下的孩子,一方面会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影响,变得暴戾,乱发脾气;另一方面会因缺少父母理解而导致亲子关系疏远。

更严重的是,父母无法控制情绪,很有可能会毁了孩子。

由于疏忽,一个新手妈妈让五个月大的孩子不慎从床上摔落。

本就自责的她,不但得不到丈夫的安慰和体谅,反而被丈夫指责“不上班,在家连孩子都看不好”。

一气之下,她选择带着孩子一起跳楼!

如果家长,懂得控制自己的情绪,让孩子成长在一个正面积极环境中,那么,这个孩子一定是一个会管理情绪的人,人际关系也不会差。

当孩子面对问题时,他会理智思考,而不是感情用事。

请相信,如果你给孩子带来的是忧郁和悲观,那么他们也会报之于忧郁和悲观;如果你为孩子献上欢乐与喜悦,他们也会报之以欢乐、喜悦。

06

好好说话的家庭

有人说:“教育好不好,看父母的说话方式,就知道。”

的确,俗话说:“字如其人”。同样,父母说话的方式,也可以体现父母的态度和性格。

父母嗓门太大,动不动就骂人,不仅影响夫妻关系,还会吓到孩子;

而好好说话的家长,则能和睦相处,让孩子活在和谐稳定的家庭环境中。

家人间相处,要懂分寸、有礼貌。

温和的语言,是家庭中不可缺少的。对待孩子,更要言语温和、友好有礼貌。

某学者在这一方面做得很好:

他是一个十分注意引导孩子的父亲,同时又十分尊重孩子的个性和意愿。

他对每个孩子的未来,都有周到的考虑和安排,却不强求他们一定按照自己的意图去办。

家庭是放松与休息的场所,不要把在社会中的委屈和不满发泄到家人身上,给家人摆脸色。与家人相处,说话要让人舒心,凡事别只会讽刺挖苦。

懂得好好说话的家庭,往往生活得特别幸福,夫妻同心,孩子才能在最友善的环境里成长。

07

有规矩的家庭

无规矩不成方圆。

我们都说,教育孩子,管的太多、太少,都不好!

因为,父母对孩子放纵的爱,会让孩子失去底线;而给孩子太过严格的爱,则会让孩子失去自我。

那怎么办呢?给孩子定规矩。

“有规矩的自由叫做活泼;没有规矩的自由叫做放肆;不放肆叫做规矩,不活泼叫做呆板。”

立家规,首先是责任使然,家长有这个意识纠正孩子的坏习惯,孩子有这个意识让家庭因为好习惯而变得更好。

家规不单单是针对孩子,而是针对家庭的每个成员,父母也应该严格要求自己,给孩子做出榜样,从小立好的家规,对孩子来说,这些规矩就会成为习惯,而不是束缚。

孩子是复印件,父母是原件,家庭是复印机。父母的一举一动,会深深地烙印在孩子的心底;家庭的环境,会最终反映在孩子未来漫长的人生路中。

培育优秀的孩子,光从孩子身上下功夫是不够的。

父母改变观念,做孩子的榜样,乐于同孩子一起成长,给孩子提供好的家庭环境,才是培养优秀孩子的灵丹妙药。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