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的营养和药用价值与食用禁忌
小米为禾本科一年生草本植物粟的种仁,狗尾草属一年生草本,在我国北方广为栽培,别名为粟米、白粱粟、粟谷。小米的营养价值很高,含丰富的蛋白质和脂肪和维生素,它不仅供食用,入药有清热、清渴,滋阴,补脾肾和肠胃,利小便、治水泻等功效,又可酿酒与醋。
中医认为,小米味甘、咸,性凉,归肾、脾、胃经,具有和中益气、除热解毒、健脾和胃的功效,可用于脾胃虚热、反胃呕吐、烦渴泄泻等症(陈粟米味苦,性寒,能止烦解渴)。《本草纲目》说,小米“治反胃热痢,煮粥食,益丹田,补虚损,开肠胃。”小米具有滋阴养血的功效,可以使产妇的体质得到调养,帮助她们恢复体力。
若用于脾胃虚弱,食不消化,反胃吐食,汤饮不下,则用小米磨粉水为丸,每服10克,加盐煮熟,空腹和汁吞服。
若治小儿脾虚泄泻、消化不良,则以小米、晒干的怀山药共研细为末,煮糊加白糖适量喂食;也可用于素体虚衰或产后体虚,以小米、大红枣煮粥,加红糖食用。
若用于气血双亏,面黄肌瘦等症时,可用小米酌量磨面炒黄,晾凉,再把芝麻炒黄,白糖少许。每次用小米面1汤匙,芝麻、白糖酌量,白开水300毫升调服,早、晚各1次。
此外,本品还可用于因体虚胃弱或产后虚损而引起的乏力倦息、饮食不香、产妇乳少等症,可用小米约50克,红糖适量,煮米做粥如常法,加糖,做早餐食用。本品内服可煎汤或煮粥,外用则研末撒或熬汁涂。
小米的营养成分每100克含脂肪1.41克,总氮2.48克,蛋白质2.41克、灰分3.15克、淀粉63.27克、还原糖2.03克。蛋白质有谷蛋白、醇溶蛋白、球蛋白等多类,另含钙、磷、铁、胡萝卜素、维生素B等成分。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小米的茎含白瑞香甙,甙元有抗菌作用,1:10000能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1:5000则能抑制麓萄球菌及大肠杆菌,1:2000能抑制绿脓杆菌。
由于小米的性质为凉性,对于脾胃虛寒患者不宜过多食用,以避免损伤体内的阳气而加重病情。另外,古代文献中提及,小米食用时要注意不能与杏仁同食,食后会令人呕吐。《日用本草》提到:“小米与杏仁同食,令人呕吐。
五谷杂粮是调养精、气、神的精华。按照药食同源的理论,五谷杂粮是最天然、最纯真的药物,小米能补元气,玉米能抗衰老,绿豆能抗肿瘤,大米能养阳气,补中气。
古书《名医别录》曾这样描述小米的功效:益肾气,去脾胃中热,益气。《本草纲目》写道:粟(小米)之味咸淡,气寒下渗,肾之谷也,肾病宜食之。降胃火,故脾胃之病宜食之。
根据现代医学化验分析,小米所含营养成分高达18种之多,含有17种氨基酸,其中人体必需氨基酸8种,氨基酸能促进人体褪黑素的分泌,因而食用小米粥可起到催眠、保健、美容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