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一千次晚安的故事
故事是这样开始的,大学的时候,有个朋友他有19个好朋友,每一天晚上他都会发一个晚安简讯给他们,是群发,但不是所有人的群发,而是这些好朋友的才能收到。因为他知道一年后毕业,朋友们会天南地北飞去,他想用这样的方式去维系和自己每个朋友的感情。有的人会回复晚安,有的人会回复谢谢,有的人会回复这一天的心情,有的人会分析今天心情,有的人会回复一张照片,或是新买的衣服,或是吃的美食。
有的朋友恋爱了,会告诉另一半说,这是我朋友每天都会发一个晚安。有的朋友会告诉自己的朋友说,自己收到一千次晚安,于是,一千次晚安,从一句话,变成了一个个故事。一千次晚安,就像是《追风筝的人》里面的那个小男孩,为了他的小伙伴,千千万万遍。一千次晚安,这算起来,大约是5年时间。这5年里,发生了很多的故事,失恋的,考试考砸的,生病了的,出国留学的,工作的,结婚的,生孩子的。不出所有人意料的,每个人都奔赴各种的前程,变化了各自的生活轨迹。
一千次晚安也并不连续不间断的出现了,有时候这个家伙应酬喝醉酒,不省人事了,就没办法在晚上群发一千次晚安。有时候,可能心情失落到,想要躲起来不想让大家找到他,而停止发一千次晚安。慢慢地,有的人会发现,今天突然没有收到一千次晚安,而回复过去问,出什么事儿。有的会主动回复一千次晚安。而有的人已经忘记了,不再回复了,有的换了电话号码,再也收不到一千次晚安了。
几年过去了,一千次晚安也随着时间的流失而消失在手机简讯里了,没有人真正去细数过,一千次晚安到底是,一千次还是一千零一次。就连发简讯的人,也不知道自己发到底发了多少次晚安。发着发着,回复的人越来越少了,短信也慢慢退出了历史的舞台,我们习惯了用微信交流,非常方便,虽然短信比起微信来也就一毛钱一条,可就是因为这几毛钱,让微信里的文字,变得没那么珍贵。
这个世界也马不停蹄得飞转着,人们用着微信朋友圈,互相联系,好像不再会失去彼此,却又好些隔离得更远了。简单的问候变得不再珍贵,关心反而被冷落了。这个社会日新月异,房价长了,地铁通了,天空的颜色变暖了,雾霾了,爆炸了,飞机消失,高铁事故了,地震了,海啸了……
很多时候,我们以为,即便是朋友分别也需要一场仪式,当实际上,即使我们没有告别过彼此,我们在毫不在意的情况下,像两片叶子落在了河里,漂向了不同的方向。于是,就算是高中的挚友,大学的闺蜜,昔日的球友,都在这段漂流中慢慢拉开了距离和隔阂,我们以为只要再坐在一起便会无话不谈,殊不知,时间早已埋下了深渊,彼此再也难像从前那般一个通宵聊天就能抵达心灵的彼岸。
你是否会在忙碌的时候,停留下来,看到夜晚霓虹灯的时候,想到曾经的那一条晚安。
人潮拥挤,来往的行人匆匆,生命里,朋友换了一波又一波,你是否也会怀旧,怀念那大学时候没那么多牵绊的情感,无论你现在住在繁华的大厦,还是回到田园乡居,你是否会想起故人。
那些收到过一千次晚安的人,你们还好吗?
无论你们有没有活成你们想要的样子,无论你们是成功还是失败,无论你们是开心还是难过,一千次晚安啊!
不知看到“一千次晚安”这五个字时,有多少人能想起和手机报差不多同频率的“睡前骚扰”短信?那年手机基本不怎么上网,1000条的短信也不经用,一千次晚安的问候却坚持了下来,直到更为廉价更为方便的即时通讯工具出现,晚安却不再是问候而成了一句简单粗暴的结束语。其实收到短信的小伙伴们那会儿应该不曾知道,为什么会是一千次晚安,而不是一千零一夜的一千零一次,抑或是能治疗百病的999次。答案或许让人想不到,那是一次偶然,走进晓风书屋,拿起《罗密欧与朱丽叶》,随手一翻,映入眼帘的第一句便是“一千次晚安”,于是这五个字就成了自己的烙印,哦对了,还有后来的Carpe Diem,fighting!每次写完一堆话语,加上这冗长的尾缀,发送和期待两个动作同时启动,然后才会笑着睡着。慢慢地到后来,回短信的小伙伴越来越少,期待也因为离开了一座城越来越薄,越来越喜欢咀嚼《一个人的北京》“许多人来来去去相聚又别离,也有人喝醉哭泣在一个人的北京,也许为成功失意慢慢地老去,能不能让我留下片刻的回忆”……知道时间可以冲淡一切,遇到后从来就不忍分离的我,以为可以坚持一千次再一千次的晚安,保持联系,结果仍然是“会者定离”。嘿,不知今夜我如果发送这五个字,你会有怎样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