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引导孩子进行思考型阅读

2020-11-03  本文已影响0人  飔叶

我们通过六层步骤,去让孩子对阅读的内容进行充分的理解,完全理解透了,自然就记住了。今天借《小壁虎借尾巴》和《七色花》两篇大家熟悉的故事来分享。

第一层:认知、记忆——对读过的绘本情节的识记和回忆。可以让孩子复述故事中的某一个小的情节,或者对故事基本信

我们可以问孩子:小壁虎喜欢吃什么,他为什么被咬掉了尾巴,被谁咬掉了尾巴,为了找回尾巴它去做了什么。

珍妮怎么得到的七色花的呢,她撕下这片花瓣,许了什么愿望。然后发生了什么。

关键词:谁?在哪里?做了什么事?结果如何……

就像孩子写作文一样,在这一环节提问,多是一些能在文中找出明确信息,帮助梳理故事内容的问题。

第二层:理解、描述——对读过的故事的自我理解。可以让孩子转换成自己的话,谈感受,可以对故事中的某一信息进行解释,也可以在阅读进行过程中,利用已知信息,自我推断后续故事走向。

我们可以问:小鱼的尾巴、黄牛的尾巴、燕子的尾巴都是干什么用的,如果借给了小壁虎,那它们会怎么样。

老奶奶为什么会送给珍妮七色花呢,珍妮得到了七色花可以做什么呢?

关键词:想一想、为什么、猜测、你觉得……

孩子不能直接从表面上指出答案,而要经过简单的思考,用自己的话说出想法。

第三层:应用——把学到的知识应用到新的场景,或者是把在其他场景中相似的经验和书中知识结合起来。

我们可以问孩子:去动物园的时候你看老虎的尾巴可以干嘛、猴子的尾巴可以干嘛、孔雀的尾巴可以干嘛。

宝贝你迷路了怎么办呢?打破花瓶了你会怎么做呢?

第四层:分析——探索各情节之间的联系,运用各种线索证明自己的看法、观点

小壁虎真的能自己长出尾巴吗?你有没有看过真实的小壁虎是如何长出尾巴的呢,长出一条新的尾巴要多

珍妮许了这个愿望后发生了什么呢?她开心吗?为什么呢?

让孩子跳出故事看故事,发表自己的观点,有独立的思考。

✨第五层:评价——让孩子对自己得出结论的观点或者看法进行评

我们可以问孩子:你觉得其他好朋友该不该借尾巴给小壁虎,如果你是小鱼姐姐/燕子阿姨,你会借尾巴给它吗?

如果是你得到了七色花,你会许这个愿望吗,为什么呀,宝贝会许什么愿望呢?

关键词:你认为这种做法对还是错?你的建议?

第六层:创造——这个环节,我们可以让孩子给故事编一个新的结尾,或者将故事续写下去、给故事配一幅图……

尽力鼓励孩子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并尊重孩子的创作自由,以平等而不是说教的语气去跟孩子讨论话题。

父母陪伴孩子时,根据实际情况,按照这六个层级设置提问,甚至运用到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去,相信孩子的语文能力和阅读力,会越来越好。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