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故事只能感动你自己
在互联网信息大爆炸的今天,我们的大脑每天都在经受着各类新闻、资讯、短视频、影视作品的狂轰乱炸,我们见证了各种各样的故事,这也让我们对我们对各类事件的情绪反应,就像吸毒者需要越来越多的毒品来刺激神经那样,耐受性不然提高。之前能够让你开心的、感动的、悲伤的、害怕的各类事件,却越来越让你觉得习以为常,你看过了1000出悲剧,再悲惨的世界对你而言可能就是一个平淡的故事。
见证了太多的悲欢离合,渐渐就麻木了。经历让人变得冷酷可怕,时间也是,这也不怪我们,毕竟地球在转,我们要吃饭,得不断适应。
我很喜欢网易的《人间》专栏,可以看到人间百态,品到人生百味,他们的故事大多包含了岁月的变迁,娓娓道来,如同有一个上了年纪的长者在你耳边轻轻述说着,言语中透露着淡然,尊重生死,拥抱悲喜。然而看了太多之后,又能记得住多少呢?这是一个只有畅销书而没有名著的时代,确实,一本名著不是那么让人能够愉悦、轻松地阅读下去的,它们的内在逻辑、人物关系比较复杂,语言大多也较为晦涩难懂,往往看了开头几页就没了继续阅读下去的兴趣,字里行间平淡得如同 白开水一般,不像添了重油大酱的大鱼大肉那样迎合人们遗传而来的味觉偏好,但大鱼大肉吃多了会让你对别的食物感到味同嚼蜡,平淡的生活有一点咸味就够了,过犹不及。
就像我,很久没有被一部电影感动过了,直到我前段时间看了张国荣和梅艳芳主演的《胭脂扣》,如花的哀与怨,朴素而冷淡的青与白,心弦也随着故事的展开拨动着。如今斯人已逝,唯留芳华。之前一直没看过这部电影,我有一个不算太好的习惯,好吃的东西喜欢放在最后再吃,我相信不同的年纪能够品出不同的味道,少不读水浒,老不看三国,初中的时候我把《黄金时代》当成小黄书看了,到现在,诸如和尚、破鞋、芭蕉叶、崇尚阴阳的越南人等观感还是牢牢地驻扎在我的脑海里不曾忘却,但也只记得这些了。
经典的作品就是具备如此巨大的感染力,让人触动并且印象深刻。苦难往往更能激发人的创意,纵观在人类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伟大作品,无不诞生在动荡、变革的时代,在撕裂中拷问着人们的内心与灵魂。而我们现在又何其幸福,没有战争,物质充裕,人们为了过上更好的生活在拼搏着,每个人都拥有自己的家长里短、都拥有属于自己的故事,不是那么特别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