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人
每晚10点半提醒睡觉的闹铃又响了。彼时,苏骊将白天没有吃完的外卖放入冰箱。
上海这个城市,光怪陆离,外滩十里洋场,每天都在发生着无数的故事,而我们只是微光里星辰。
刚苏骊又删了一个人。下午,工作写稿子的空隙,苏骊看到陆家嘴读书会活动不错,顺手发到了读书会群里,一个男生过来加微信询问。
“小姐姐,我在陆家嘴附近公工作,正好靠近读书会。”苏骊没眼正看,只回复了一个“好”。
苏骊算不上什么大美女,但眉眼里看上去的乖巧可人还是能够收割一波,但她知道骨子里的刚烈、眼睛里的倔强才是她的内心。
对方继续发着微信,“小姐姐是做什么的?我在一家外资金融机构。”
这激起了苏骊的好奇,循声问去,“哪家。”
对方仿佛是深水里的鱼滑溜溜的,避开问题,“小姐姐是做什么的?”
苏骊没好气地发了几个省略号,附上一句,“说话不坦诚,不是一路人。”
对方倒是回应蛮快,“你先问的,不是你先说?”
苏骊摇了摇头,顺手删了微信。
这个城市很小,小到微信群里认识则添加微信,再见个面就是认识了;这个城市很大,微信群里认识,私下交流,甚至不断找你的那个人,也可以在公开场合说不认识,只是眼熟。毕竟城市太大,能记住不容易。
刚来这座城市的时候,苏骊也是逢人则加微信,认为多个朋友多条路,后来发现,那些在微信躺尸的人仅仅叫做认识,偶尔点赞,而大多数只是知道这个人,朋友这个词实在是算不上。
偶尔因为事情交集,微信发过去半天不回,甚至不回也是正常。后来苏骊明白,这生命里要路过太多人,能留下来,能帮忙的人只占着少数几个人。
苏骊爱玩儿,爱social,每次出去都有很多人会添加微信,自己也会添加,而很多时候,这些人中的大部分人添加了也仅仅是添加了,此后、这辈子很少会有交集。
苏骊记得有一次,她跟团去枸杞岛,每个人要求去说一段话,一个男生说得几句话让她印象深刻,“虽然你们一些人加了我,但是我们中的绝大部分人此后见面机会应该很少,你们以后应该就会忘记我,我也不会想起你们,但谢谢一起共度的时光。”
人生的旅程可能是这种,父母、伴侣,子女,和人生中的三五知己,这些称之为重要的人,其余的人大多是生命中的过客。
秋天的晚上已经不需要开空调了,时间真快,又一个秋天来了。苏骊关灯,睡觉,掖了掖被子,她不知道自己算不算讨人喜欢的女孩,她不知道会不会因为删人这个举措,人生路越走越窄,但她知道所有不开心的是不对的。
妈妈总跟她说,“做事要有忍耐性”。不过她好像一直都没学会,骨子里的横冲直撞是天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