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是热爱足球的少年
“1,2,3,4……”
“1,2,3——”
“1,2,3,4,5,6!”
“不错,再来一次!”
……
2021年7月盛夏,和睦兄弟和爸爸在自家阳台练习颠足球。南方的夏天闷热且潮湿,室外蒸桑拿般的酸爽依然驱不走三个男孩对足球的热爱。
和睦妈则在房间里开着空调吃着西瓜,翘着腿看着因为疫情而推迟的欧洲杯。和睦妈号称自己是个足球迷,理由是她粉了意大利“男模”队二十多年了,从一水的“男模”到现如今只剩下教练一个孤独的“老男模”,她矢志不渝——她是真球迷,绝非颜控。
“妈妈,快来看看,我们为中国队做出了重大贡献!”和睦爸突然兴奋地闯进房间,把妈妈连人带瓜拖到了阳台:“看,阿和哥能一次颠一百多个不落地了呢,阿睦弟也有二十几个了!”
作为吃瓜群众,和睦妈也为面前这三个眼睫毛上都挂着汗水的男人感到了一丝欣喜。是啊,几个月了,和睦兄弟的球技一直很稳定,每次颠球的个数都稳定在十个以下,今晚的成绩很不稳定地大大突破了极限。
“哟,已经可以一次颠球上百个了哇,弟弟也有几十个了呢!照这样下去,意大利队很危险啊,也许过不了几年就会被中国队超过了呢!说说看,你们是怎么做到的?”[1]
“就等你这么问了,让我来告诉你……”
“妈妈,你别听哥哥的,让我告诉你……”
两个男孩争先恐后地开始回顾他们的奋斗历程。这时的和睦妈妈一边听着一边沉浸在自己的回忆之中。
几个月前和睦爸爸妈妈给孩子选择练足球,起初纯粹是因为训练费用低——在家一个人对着墙踢即可。足球在中国一直都是一项一言难尽的运动,在小伙伴们纷纷修炼琴棋书画语数英童子功之时,和睦兄弟压根不明白什么叫“内卷”,他们只知道足球很好玩,于是就坚持下来了。
但很快,之前对着墙踢球已经不能满足兄弟俩的足球瘾,他们开始央求父母把他们带到青训俱乐部里试试。本着为中国足球作贡献的初心,爸爸妈妈同意了孩子们的请求。
“踢球容易受伤!”
“还是打篮球吧,篮球可以长个儿。”
“考试又不考足球,踢足球很浪费时间。”
“足球是集体运动,离开集体你什么都不是,还不如练练琴,写写书法,还有一技傍身。”
“就中国足球这个鬼样子,学来有什么用?”
……
力排众议真是一件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的事,和睦爸妈看着球场上飞奔撒野,尽情欢乐的孩子们,他们在心里默念:“做自己热爱的事,才是真地爱自己!做自己热爱的事,才是真地爱自己!”[2]
“做自己热爱的事,才是真地爱自己”——这句话似乎给了和睦爸妈坚定支持孩子踢球的源源不断的力量。很多年以前和睦妈妈一次偶然的机会阅读了一本书——《非暴力沟通》,原本她以为通过这本书可以帮助自己消除与他人的沟通的障碍,结果却发现她学会的是和自己沟通。书中有这样一句话:
我深信,出于对生命纯洁的爱,而不是出于恐惧、内疚、羞愧、职责或义务来选择生活,是爱惜自己的重要体现。如果我们致力于满足他人及自己健康成长的需要,那么,即使艰难的工作也不乏乐趣。反之,如果我们的行为是出于义务、职责、恐惧、内疚或羞愧,那么,即使有意思的事情也会变得枯燥无味。
据此,她常常思考,我们选择支持孩子踢球,出于什么动机?万一他天赋异禀幸运异常,一举成为职业球员,岂不是一人得知鸡犬升天?不,那种动机就好比为了称霸武林去学习九阴真经,结果必然走火入魔;又或者是为了实现自己童年未完的心愿?不,把自己的梦想强加在孩子身上,这种畸形的共生关系总有一天也会走向破裂;要不然就是为了帮助孩子实现梦想履行作为父母的职责?也不是,如果我们一切对孩子的行为都是因为应该、必须、不得不履行的职责所在,我们和一台没有情感的人工智能有什么区别?
是因为孩子对足球天真无邪的热爱,踢球使他们开心快乐!不管它是否容易受伤,是否能帮助长个儿,是否有助于考试成绩,只要踢球能满足孩子健康成长的需要,只要他们热爱,那就去尝试,哪怕前路漫漫也充满了乐趣。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以和睦爸妈的眼界来看,他们发现这世界上能始终对足球保持热情的人好像只有动画片里的大空翼了。很快,和睦兄弟起初对足球的热火,果然被逐渐艰苦而枯燥的训练以及总也突破不了的技术动作浇灭了。
比如颠球。据说孙兴慜一次能颠球几个小时不落地,鬼知道他经历了什么,才有这样的水平。和睦兄弟是一连练习了无数天,每次最多能颠两三个……这要猴年马月才赶得上人家哟,好在天才只是少数,不仅是和兄弟俩,一同踢球的好多同学也都任命“躺平”,不再去挑战和尝试。就在这时,和睦爸爸站了出来,他也没有去教孩子怎么颠,他只是亲自下场自己练了起来。从一个到两个,再到三个,凭借着身高脚粗的优势,他竟然真地颠出了心得——一跃成为俱乐部里颠球颠得最好的大龄学员。果然是“鸡娃,鸡娃,鸡到最后自己成了学霸。”爸爸的陪伴式教学让和睦兄弟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归属和价值,他们很是振奋,又积极练起了颠球。[3]
最近,正如本文开头所述,和睦兄弟的球技迎来了质变,阿和哥和阿睦弟的颠球个数都屡创新高,不断突破自我。虽然颠球只是足球众多技术中最基础的一个,颠得多,也不能说明球技就好,当然,更不能提高学习成绩,但这样一个不放弃不抛弃的奋斗历程,结结实实地在孩子心中种下了“只要足够努力,我也能实现突破,达成目标”的信念。[4]
此处插入音乐《2034 中国足球小将战歌》(QQ音乐)
渐渐地,和睦兄弟和小伙伴们越来越离不开足球,每天抓紧一切时间高效地完成学习和作业,尽可能地空出时间来踢球、看比赛和玩桌上足球游戏——对,就连玩游戏也和足球有关。阿和哥常常跟妈妈说:“我要先放‘大石头’,再放我喜欢的‘小沙子’”——先把学习和写作业这块“大石头”放入每一天24小时的“容器”里,就可以把“小沙子”——踢足球——安排进剩余的时间里了。没想到踢足球还能帮助孩子学会了时间管理。[5]
足球最吸引人的地方当然是比赛了,但比赛总有输赢。和睦兄弟在球场上和队友们一起体会着成功与失败。曾经,阿和哥盘算着怎么分配某次邀请赛冠军的10个奖品用球,但最终他们以全败的战绩“爆冷”出局。又曾经,和睦兄弟不再不切实际地憧憬冠军,而是脚踏实地地订立赢下一两场比赛的目标,并为目标的实现欣喜若狂。如今,他们习惯了赢得比赛,获得奖牌。小时候妈妈给和睦兄弟讲《西游记》,讲到孙悟空放弃了在花果山吃喝玩乐的“小欢喜”,跟着一个凡人唐僧一步一步地走去西天,慢慢体会降妖除魔,普度众生,获取真经的“大欢喜”,和睦兄弟听得一愣一愣的,不知所谓,但现在,他们终于明白,如果说愉快地踢球玩耍是“小欢喜”,那么通过艰苦地训练赢下的每一场比赛,赢得的每一座奖杯不就是“大欢喜”吗?[6]
足球,在渐渐地教会孩子们一些深刻的道理。
和睦妈妈对中国足球重新充满了期待,因为现在的中国有越来越多像和睦兄弟那样的孩子在一边踢球,一边成长。当然,令她最开心的,还是这个夏天,意大利从2018年无缘俄罗斯世界杯的奇耻大辱中顽强地站了起来,获得了2020年欧洲杯的冠军。
养育理论参考文献:
[1]阿黛尔·法伯,伊莱恩·玛兹丽施.如何说孩子才会听 如何听孩子才会说(精华版)[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4:49
如果我们想要鼓励孩子相信自己,继续坚持下去,就需要避免一些带有“评价”含义的词,像“好”、“好极了”、“真棒”、“最好的”。相反,我们可以告诉自己“简单描述”就可以。你可以描述一下你看到的,或者描述你的感受。
[2]马歇尔·卢森堡.非暴力沟通[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9:126.
我深信,出于对生命纯洁的爱,而不是出于恐惧、内疚、羞愧、职责或义务来选择生活,是爱惜自己的重要体现。如果我们致力于满足他人及自己健康成长的需要,那么,即使艰难的工作也不乏乐趣。反之,如果我们的行为是出于义务、职责、恐惧、内疚或羞愧,那么,即使有意思的事情也会变得枯燥无味。
[3]简·尼尔森.正面管教[M].北京:京华出版社,2009:128
父母能为孩子做的最令人鼓舞的事情之一,就是定期按计划陪孩子享受特别时光。你可能已经在孩子身上花了大量时间。然而,“计划好的特别时间”,与“不得已的时间”、“随意的时间”相比大不一样。
[4]卡罗尔·德韦克.终身成长[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17:308
对努力的看法,固定型思维的人认为努力也没用(甚至还瞧不起努力的人),成长型思维的人相信熟能生巧(刻意练习一定能带来好结果)!
[5]斯蒂芬·柯维.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8:128
时间管理矩阵
[6]凯叔.凯叔西游记.3.下[M].长沙:湖南少年儿童出版社,2019:13
在山里称王是很快活,可再快活也有腻歪的时候。跟着师父取经要吃很多苦,可每次吃苦过后,渡过磨难,总会万分欢喜。这欢喜若没有之前的磨难,怕是怎么也不会来吧?傻吃傻喝是快活,但快活都是一个样。渡过磨难是吃苦,可是磨难各有不同,之后的欢喜也是大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