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节这天,回到这个家

2018-05-13  本文已影响0人  范秀才

今天小侄子破蛋百天,家人齐聚老家庆贺。碰巧今天也是母亲节,只是村里的人对此节日比较无感,所以也没特别庆祝什么。

我的老家,位于离广州约120km的一个小农村,这里对我来说是一个熟悉而陌生的地方。

熟悉,是因为二十几年来,老家发生的很多事、遇见的很多人都埋在我骨子的记忆里,家家户户的代际关系构成了一个熟人网络,正如费孝通先生在《乡土中国》所说的乡土社会是一个熟人社会。

老房子的灶房

陌生,毕竟这并不是我真正长大的地方。“真正长大”,即是我学习和成长,拥有个人社会关系和社会化。老家给予我的,也只是二十几年来断断续续的记忆所构成的映射。

两位母亲

我的奶奶今年八十一岁,听说是个地主家女儿,从小娇生惯养,脾气不好。不知咋地遇到了我那贫农爷爷,一拍即合。虽然有高达估计60多年的烟龄,但身体依然硬朗,这个年龄吸烟我们也不管了,希望奶奶能长命百岁。

稻田

雨后空气清新,稻田一派生机。这片地打我记事以来,就一直那个样子,从没变化。我认为我老家是个典型的乡土中国,这里的娱乐都是富有乡土性的,有些娱乐回到城里就没了。想起小时候暑假,在对面那片田,和几个堂哥一起掏鸟窝,抓青蛙,摸鱼,那是我富有深刻的童年回忆。到今天我们几个的关系还非常好,时不时也会有童年时的戏虐。

小巷子

记得以前在老家过中秋节时,当天晚上全村的小孩子都拿着自做的灯笼在这里跑来跑去。这条巷子是上下屋走动的“主干道”。我家就是桥头旁的第一户,上巷的家户想要下巷基本会走这条小巷子,然后过桥,再上大马路。得益于此,我小时候很喜欢在家门口窜动,每当他们走过都会过来跟我打招呼,问我啥时候回来的,虽然我不能认全他们,但他们基本都认识我。感觉我完全暴露于他们之中。


这是我们村里的“母亲河”,不是因为她是我们小时候的娱乐的场所之一,而是听说,再往前推,这是村民的生活河。以前没有自来水,很多村民会在这里洗衣服,洗家具,再有甚者,井里没水时候,也会在这里担水回家淘米洗菜。当然,以前的水流更大,也没有水污染,毕竟更村民的生活息息相关,基本都会自发保护好她。农村基建设施做起来之后,这里一度成为垃圾河,家家户户的垃圾都往这里倒,这几年又变好了。希望她能继续美起来。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