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友广场齐帆齐微课

齐帆齐微课(6):让选择变简单的方法,读这本《小逻辑》就够了

2020-07-07  本文已影响0人  遇见杰西

昨天写了篇《我什么都做不了,因为想做的事情太多了》,虽然意识到了一个根本问题:“找准待办任务”,但朋友读后和我讨论:也许报课程并不能让我们获得职场安全感。但我们仍然要为自己的"职场资本"进行各种可行性探索,在这个过程中,订出目标然后达成是每个人都要面对的事情。有没有一些方法,能确保目标达成率。

这是个人成长绕不开的话题。

我们都知道“凡事预则立”,但现实往往很打脸。订立了提升英语能力的目标,但坚持不了两周,总是被突如其来的工作项项目打断自学的节奏,订立了健身的计划,但当工作了一周后,浑身累到只想找张床躺着,内心说着“要对自己好一点”,那张健身卡半年了只用了两次。

所以,对一些必须要做且有意义的事情,放到了计划的那一栏,却很难在结果那一栏兑现。

每次都要面对做与不做的纠结,而订出的计划如果年度过半仍没起色,又大大的打击了自信心,暗暗想:自己真是个没用的人啊。

这种挫败感很不好。

《小逻辑》这本书是在《书课》APP里听到的。听讲书稿时,有一句话吸引了我“本书提供一种让选择变简单的方法,让你学会保持简单化原则,选择适合自己的目标,从而找出解决问题的关键抓手”。

是不是一下子抓住了你的内心需求?

我迫不急待的把语速调整到1.25倍速,想听听这本书里的方法到底是什么,是否管用。

这本书给出了7个步骤来确定目标的达成,听上去都“很有道理”,也容易形成方法论,我们不妨一起试一试。

第一个步骤,设定目标。

订目标这件事听上去没什么意外的,但这本书给出了订目标的原则,值得参阅。

第一个原则是,订目标时要把目标设定在能提升你幸福感的5个因素上,这5个因素分别是:增强人际关系、更健康和更积极、学习新技能、继发好奇心、给予别人帮助。

这些也就是目标的意义了,我们可以把自己已经定好的目标归归类,看是否分属于这5个因素,如果排不到这5个因素里,可以暂时考虑放弃掉那个目标了。

第二个原则,就是聚焦单一。这一点正是让我苦恼的,我要把哪个当成唯一呢,取舍是件难办的事啊。这本书也给出了评估方法:这个单一目标需要能被量化、有限限。换句话说,就是这个目标要有具休、细致的标准。想想看:“我要提升职场安全感”是个多么模糊的目标啊,没有被量化的目标就难有约束力。而期限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我想提升英语能力”,到底是用多长时间来提升?这个期限即能带来紧迫感也能带来心理预期,如果是一年内要达成,那半年总结时就不必为还没达成而自我焦虑。

第三个原则,分解目标。这个原则我们不陌生,就像跑马拉松,把沿途的建筑物当成一个又一个小目标去超越,就能让我们坚持跑完全程,只是我们往往忘记使用这个方法。

仔细梳理了这三个订目标的原则,其中道理不言自喻。

目标是要用来实现的,所以,请务必让目标具备可实现性,从心理需求、执行角度和达成方法上,在订立之初就要考虑到这些因素。

第二个步骤,制定计划。

我想这个步骤,我们也很清楚。每个人订出目标后,也会跟着一个执行计划,比如每周去2次健身房、每天写一篇千字文等。

但我想错了,书里对做计划也给出了三个原则,以帮助我们正确的规划路线。

第一个原则,简单化。还拿健身举例,写清楚每周哪两天去健身房,是周一、周五,还是周二、周四。原来越具体才是越简单,具体到哪天,执行起来就更明确,不用在每周一的时候就开始权衡,“这周我哪天去健身房合适呢?”

第二个原则,设定执行意向。说简单点,就是找到一些能提醒和督促我们完成目标的开关。比如,我想坚持写作,但这个坚持太模糊了,我需要再订出一个执行意向,早上订个六点种的闹钟,闹钟一响就起床写作。这么一想,确实能保证执行力。

第三个原则,就是把计划变成习惯。我们都知道,习惯才能成自然。至于怎么养成习惯,还以定作为例,如果我一个月的每天都是在六点钟闹钟响后就起床写作,那一个月后,即使闹钟不响,我也能自然醒来,并且习惯性的坐下来写作。习惯无非是靠一个动作持续的重复,形成肌肉记忆的一部分。

第三个步骤,执行计划。

很多人都败在了长期的执行上。书里给到两个规则,十分有新意。

一是公之于众。让我们把自己的目标和计划广而告之。呵呵,想想看,有种置死地而后生的感觉,如果我把我要当作家的梦想,以及每天6点起床写作的誓言,发到朋友圈,而且是持续发一周。那是什么效果。

天下人都知道我的目标了,我哪好意思半途而废!

第二是找一个裁判。也就是找一个人监督。找一个关系要好,值得信任的人。我想,加入写作群,写作群里的老师和班长最适合当这个裁判了。

所以,对外有誓言,身边有监督,这些都是我们付出行动的保障,无形中也强化了我们的执行力。

第四个步骤,奖励机制。

说到奖励,其实就是在每个小目标实现后给自己一个认可。

我觉得这一点值得我们关注,我们往往特别看重最后那个大目标,从小的教育里师长总是告诫我们“戒骄戒躁”,所以,我们不太会自己犒劳自己。

但适时的奖励其实能化作动力,促进我们持续的去达到目标。

而这个奖励怎么能做到恰当且适时,书里也给出了标准:比如奖励要具体化,说好的减重10斤再奖励,那就一定要是达到10斤,少一两也不行;再比如,奖励要有分量和意义,最好是自己期望得到的东西;再比如可以把奖励变成避免损失,举个例子,如果没有完成,就给某某发个大红包。

第五个步骤,就是分享机制。

像把目标分享给别人一样,也可以为目标通过分享的方式求助资源。这让我想到了一个事情,我曾听过一个生涯规划师分享她的经历,当初她报生涯规划师时的学费,就是她在朋友圈分享后众筹得来的,拿着好友们众筹来的钱,她咬着牙克服一切困难,成为了一名生生涯规划师,借助身边人对自己的帮助来实现目标。

第六个步骤,反馈机制。

当我们知道还差目标有多少距离时,更容易评估出自己的计划以及对完成目标建立信心。对于写作者来说,我们在简书上发文,如果目标订为要做日更达人,那每天完成日更都能收到一条通知,这样也属于一种反馈,每当看到完成第7天日更、完成第8天日更这样的信息,就能给自己多一份坚持的自信。

第七个步骤,是连接纽带。

最后一个步骤,但很关键。要用三个技巧:刻意练习、试错和如反省。以坚持跑步为例,到第七个步骤时,用刻意练习的思维针对跑步过程中了现的各种问题上网求答案,并做出相应的改进,用试错的方法,尝试不同的运动装备,以找到最适合的那一款;至于反省,可以总结哪些经验可以用在其它目标的达成上。

总之,这七个步骤如果依次去针对一个目标落地,更能确保这项目标的达成。

正象作者所说,那些我们指望毅力、热情就能坚持下来的目标,往往会败给了意愿,但如果我们能找到科学的方法,那我们就能用这个方法来一一破解目标路上的障碍。

把这本书最精华的方法论分享出来,不妨按这个步骤去践行一下。

2692字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