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眼界之旅我们为什么要成长

别再抱怨性格,内向从来都不该是你工作的绊脚石

2018-03-29  本文已影响3931人  赵晓璃

文|赵晓璃

写在前面的话:

不知你有没有这样的体会,那就是内向外向这件事要看对方是谁?

通常说来,即便一个性格再内向的人,如果遇到能聊得来的伙伴,同样能滔滔不绝口若悬河。

你有没有发现什么?

今天的这篇文章,结合了大多数职场人对于性格的共同困惑,试图从心理层面与角度揭示内向的本来面目,希望能给你带来一些启发和帮助。

一、内向的人真的注定平庸吗?

咨询者李青(化名)的职场之路备受坎坷,按照她的说法,她发现自己每到一家公司,都无法很好地和公司的人打成一片,轻者被孤立受冷落,重者甚至被老板以此为由辞退。

李青的困惑就在于,性格内向的人,在职场中真的没法混了吗?

事实上,从我接触的大量咨询案例来看,有不少类似于李青这样的咨询者都有一个共同的困惑:职场中,仿佛只有那些性格外向、能说会道的人才有更多的机会,而性格内向的人似乎注定平庸不受待见。

事实果真如此吗?

想要从根本上理清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内向”这件事本身进行剖析。

二、你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开始内向了呢?

不妨仔细回忆一下,在你很小很小的时候,是不是也曾天真烂漫、活泼开朗过呢?

那到底是从什么时候开始,你下意识地回避社交,变得内向了呢?

根据我经手的相关职业案例分析,内向这件事往往伴随着这几个因素。

1、你的职场关系里,藏着你与父母互动的模式

从我这边经手的职业咨询案例来看,80%左右的职场人往往和上级关系不畅,多数表现为不敢主动接近领导,更谈不上主动表达自己的想法了。

心理学里,有个说法是这样的,说的是人天生其实是外向的,因为毫无疑问,与人连接是一件非常滋养的事情。 

就好比婴儿主动发出自己的声音,肯定要比不发出声音更有利于自己的生存。

然而,当这个婴儿逐渐发现,不哭比哭更安全时,TA就会慢慢地学会不去表达自我了。

这种场景描述起来其实并不陌生:那或许是在你很小很小的时候,有一天,你受到了惊吓试图通过哭声引起妈妈的注意并希望妈妈过来抚慰你,可那个时候你的妈妈正在忙着其他的事情,被你哭声吸引过来之后发现你既不是饿了渴了也不是身体病了,不禁有些烦躁。

小小的你并不会说话,只会眼巴巴地望着她,这个时候,你的妈妈开始呵斥你说:“你这孩子怎么这么不省心呢?没看见我在有事儿吗?你能不能乖一点儿啊?!”

感受到妈妈情绪的更是感到了一股压力,你会发现哭不仅无法给你带来慰藉,反而会引来妈妈的呵斥,慢慢地,你开始学“乖”了——你的妈妈不曾知道的是,你变安静的背后,是对这段关系深刻的绝望。

对于一个婴儿来说,当TA表达出自己的需求:

。如果能够及时得到满足,TA会更加渴望连接,会激发TA表达的欲望,会更渴望关系;

。如果被忽视没有得到回应,TA就会怀疑关系,学会压抑自己表达的欲望,丧失与他人连接的兴趣;

。如果被否定乃至斥责,TA就会感受到压力并试图逃避关系,渐渐地不允许自己表达要求或欲望,不喜欢与他人连接;

等等。

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我们的情绪表达是否被周围人尤其是父母所接纳,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我们长大后和他人尤其是权威人士的互动模式,这一切都取决于我们在成长过程中是否从关系中得到的是滋养还是伤害。

如果周遭的人不允许我们发出自己的声音,我们就会在人际互动中感受到压力与焦虑,与此同时,为了生存,我们不得不在关系中小心翼翼,生怕一个不小心就遭受莫名的指责与打骂。

在这种关系状态下成长的我们,总在疲于应付关系,并感到身心疲惫。 

综上所述,内向是我们每个人在成长过程中形成的与他人互动的方式:主动建立连接渴望关系是外向,害怕建立连接逃避关系是内向,而多数人都介于两者之间,或者是内外向的综合体。

所以,内外向与其说是性格,倒不如说是我们面对关系时采取的应对方式。

2、被打上“内向”的标签,认为自己不善言谈

曾经做过一例让我印象深刻的职业咨询案例。

咨询者阿芳(化名)一度认为自己性格内向,在职场中总是说不好话,有次甚至因为这件事被公司辞退,她为此深感自卑。

经过梳理才知,原来,阿芳是个留守儿童,由奶奶带大。

有那么一段时间,阿芳见到一些身材高大的人有些害怕,不敢和别人打招呼,奶奶为了圆场,总会对别人说:“我家这孙女啊,内向的很,不会说话,你们别介意啊。”

长此以往,阿芳真的就认为自己内向且不会说话了。

但事实上,内向与是否会说话完全是两回事。

曾经有一份美国心理调查表明,40%的美国公司高管都是性格内向的人。

另外有很多名人也是性格内向的:例如达尔文、爱因斯坦、林肯总统等等,他们性格内向是不假,但同样可以进行演说,在说话方面并没有什么障碍。

因此,内向是我们应对关系的方式,而是否会说话很多时候靠的是后天的训练,两者并非一回事。

放到阿芳的案例中,为何阿芳慢慢地在应验奶奶对她“不会说话”的判断呢?

心理学中有一个词语,叫做“心理暗示”。

心理学家巴甫洛夫认为,暗示是人类最简单、最典型的条件反射,暗示又分为两种,一是自我暗示,一是他暗示。

而阿芳则受到了他暗示:这个暗示的发出者是她的奶奶。 

随着奶奶的一再强调与暗示,小小的阿芳就信以为真,认为自己说话真的有问题,开始恐惧说话,越不想说就越不能说,说话能力慢慢衰退,以至于长大之后的表达能力严重匮乏。

3、成功学鸡汤文的盛行,导致很多情绪不允许被表达,加重了内心负担

在这种情况下,偏偏那些成功学鸡汤文不止一次地告诉你:

。你要外向啊,内向在职场中根本吃不开;

。你不得不强迫自己进行社交,你的焦虑恐慌等负面情绪不允许被表露,你的潜意识开始和你的大脑作对:

。你的大脑告诉你的意识说:不能这样啊,从明天起我要找领导说出我的想法;

。你的潜意识听到的却是:哎,想到领导那张严肃的脸,我又要受罪了。

。你的大脑试图说服你的意识:你要去,你不去的话怎么能混得开呢?这不是想不想的问题,而是必修去;

。你的潜意识感受到了压力并开始反抗:好烦啊,真的不想去.......

想想看,你每天是不是耗费了大量的时间和心力自我说服自我纠结,好不疲惫!

问题的根本在于,你很少从关系中感受到滋养,你从关系中感受到的往往是焦虑和压力。

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哪有谁天生内向外向呢?不过就是我们人性中“趋利避害”的本能罢了。

三、当你的力量超过原生家庭的烙印,你才能真正走出性格的困扰

在这个问题上,我特别赞成一个说法:人这一生实际上有三个自我,分别为我们每个人出生后“生物的自我”、受到家庭影响形成的“家庭的自我”,以及后来受教育之后的“教育的自我”。

在受教育阶段,通过学习,我们对这个世界有了很多新的认知和看法,也学到了很多知识,这种东西随着我们后期踏入社会不断历练,形成独立的认知;随着自身力量的壮大,这种认知会超越我们原生家庭给我们带来的三观及处事方式,从而形成独立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最终成长为独立的自我。

因此,一个人最后能成为什么样子,严格说来是TA自己成长的力量与过去不断抗衡的结果。

纵观人类历史,很多杰出的人物并非家境优越,甚至也和今天的你我一样,遭受过家庭的打压,但这并不妨碍他们积极探索人生,从而走出了原生家庭,成就了自我。

例如鲁迅的原生家庭放到今天来说就很糟糕:他的父亲非常严厉,从鲁迅的作品中我们不难得知,正是因为有一个严厉的父亲,因此鲁迅童年失去了很多乐趣,但多年之后,鲁迅依然感激这份家父的严厉。

我们不妨再看另一个人,傅雷。

事实上,傅雷对孩子的教育几近严苛,但是为何他留下的《傅雷家书》被众人追捧,成为很多家长的楷模?

因为傅雷性格暴躁不假,但他始终在不断地反思,通过通信的方式,傅雷尽管调整了对儿子傅聪的态度,说要“多鼓励、少批评、多建议、少命令”,但依旧无法摆脱霸道和独裁的一面,譬如他曾经写道:“你在音乐中固然只许成功,不许失败;在人生艺术中、婚姻艺术中也只许成功、不许失败!”

但正是这样一位不完美的家长,甚至可以说是缺点爆棚,丝毫不妨碍他的儿子傅聪终成大器。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弱点,包括我们的父母。

生而为人,我们一定不能放弃学习,一定不能故步自封,要不断地吸收新的知识和观点,并要慢慢学会审视并反省自身,这样,才能容易体谅到他人的局限和弱点,从而真正走出原生家庭的困扰,摆脱所谓“性格”的桎梏和暗示。

记住,永远不要奢望迅速走上人生巅峰,每个人的自我独立过程本身就是一条漫漫长路;一旦你走出来了,你就会对遭遇的一切心怀感恩,因为痛苦能激发我们改变的愿望,从而成就我们自己的人生。

作者简介:赵晓璃,职场作家、职业生涯咨询师,国家三级心理咨询师,LinkedIn领英中国专栏作者,36氪特邀作者。著有《怕麻烦才是你最大的障碍》、《请停止无效的努力》、《停止盲目努力:你的人生需要再设计》。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