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盆效应

总是待在自己的舒适区不愿出来? | 心理学上的花盆效应

2018-05-11  本文已影响0人  b5b338574587

看过一个帖子,说是政府要取消收费站,遭到反对,“我今年36岁了,除了收费我啥都不会”。

还有一些端着铁饭碗的人,因为减薪和裁员而苦不堪言,习惯了舒适的工作,别的任何技能都不会。不曾想,铁饭碗,也有不铁的那一天。

什么是花盆效应?


“花盆效应”,又称局部生境效应。花盆是一个半人工、半自然的小环境。它在空间上有很大的局限性,由于人工提供的适宜条件,在一段时间内,植物可以生长得很好。然而一旦离开人的精心呵护,它就经不起温度的考验,更加经不起风吹雨打了。

小故事:

一座山下有个天鹅湖,湖上有个岛,岛上住着一位老渔翁和他的妻子。每天,渔翁摇船捕鱼,他的妻子则在岛上养鸡喂鸭。有一天,一群天鹅从北方飞来准备去南方过冬,它们把小岛作为中转站停了下来。于是,这两位孤独而又善良的老人,拿出喂鸡的饲料和打来的小鱼给这群美丽的天鹅吃。在两位老人的精心照顾下,这群天鹅竟然没有继续南飞,坚持“住”了下来。冬天到了,湖面结了厚厚的冰冻,天鹅无法再获得食物,善良的老人敞开了家门让它们进屋取暖,并且给它们吃的。就这样,这群天鹅无忧无虑地生活在这个小岛上,天气暖和时则在湖中觅食,冬天来临时,就到老夫妇家里觅食。这对老夫妇就这样年复一年的奉献他们的爱心。终于,老夫妇老了,一天春天,他们不得不离开了小岛。就在老夫妇离开后的那年冬天,这群天鹅也消失了。只不过,它们不是飞向了南方,而是在湖面封冻期间活活饿死了。

这些天鹅在渔翁夫妇的照顾下失去了独立生存的能力,最终走向死亡。这就好比在舒适的环境待久了,就逐渐蜷缩在安乐窝里,很容易丧失斗志、不思进取、得过且过。

温水煮青蛙就是这个道理


“温水煮青蛙”来源于19世纪末美国康奈尔大学科学家做过的一个“水煮青蛙实验”。科学家将青蛙投入40摄氏度的水(不是沸水)中时,青蛙因受不了突如其来的高温刺激立即奋力从开水中跳出来得以成功逃生。当科研人员把青蛙先放入装着冷水的容器中,然后再缓慢加热(每分钟上升0.2摄氏度),结果就不一样了。青蛙反倒因为开始时水温的舒适而在水中悠然自得。当青蛙发现无法忍受高温时,已经心有余而力不足了,不知不觉被煮死在热水中。

这个故事告知了人们,在优越的环境自己也要随时保持警惕否则可能会乐极生悲,在对待对手或者要有目的性的达成某件事物时,如果不掌握方法的鲁莽行事反而不容易成功,可以先采用诸如此类的类似方法麻痹对方,这样成功率将会更高。

“温水煮蛙”道出了从量变到质变的原理,说明的是由于对渐变的适应性和习惯性,失去戒备而招灾的道理。突如其来的大敌当前往往让人做出意想不到的防御效果,然而面对安逸满意的环境往往会产生不拘小节的松懈,也是最致命的松懈,到死都还不知何故。

一个安逸的环境中,人容易被周围的环境所迷惑,最终导致消沉、放纵和堕落。由于这个过程是一点一点的变化,让人在不易察觉中完成了整个蜕变,待醒悟过来却为时已晚。相反,如果将人突然从“天堂”扔到“地狱”,由于落差极大,人的反应也非常强烈,从而迅速做出选择,不至于最终都不知道自己是怎么死的。

心理舒适区


你是否期望有这样的时刻:在温暖阳光照耀的午后,坐在人流稀少的某个街角咖啡厅里,静静地看一本心仪已久的好书,时不时地喝上一口香浓的咖啡,享受片刻的静谧?亦又或者,你是否期望在某个周末,关掉平日的闹铃,慵懒地睡到太阳高挂,被刺眼的阳光叫醒,用力地伸一个懒腰,接着继续躺在松软的床上,享受彻底的放松?我们常常追求一种外在生活的舒适度,同样在我们每个人的心灵上,也拥有一个舒适的空间范围。

舒适区(comfort zone)最早是地理上的概念,用来形容那些气候宜人、四季如春的地区。随后,它慢慢衍生出了心理学的含义。Alasdair White在2009年提出的定义是:人把自己的行为限定在一定的范围内,Ta对这个范围内的人事都非常熟悉,从而有把握保持稳定的行为表现。在舒适区里,“我们的不确定、匮乏和脆弱都降到最低,我们认为自己拥有足够的爱、食物、才能、时间,能够获得足够的欣赏,我们能感受到自己的控制力。”(Brown, 2010)

心理学家有个形象的比喻,将人类对外部世界的认识用海水为例分为三个区域:岸边、浅水区、深水区,而岸边这个区域,对应的就是“舒适区”。假如你是一个不会游泳的人,一定是感觉待在“岸边”的舒适区最安全、最舒适,而每往前一步,心里的恐慌和不安就会增加一分。因此,很多人都宁可待在岸边的舒适区。

这个舒适的岸边并非一成不变,海水有涨潮的时候,你的舒适区有可能被淹没,如果不加以拓展,舒适区就会越来越小,最终,原本是舒适区的地方就会消失,站在原地的你,也会被恐慌和不安困扰,而以前的非舒适区,则会更令你感到不安和恐慌。

虽然这个概念看起来颇为抽象,但心理舒适区并不是一个纯粹的思想认知方面的虚无领域,而是广泛存在于社会的现实生活中。一般而言,心理舒适区具备以下特征:可控(安全)、稳定(维护成本低廉)、优越于他人(一定的满意度)。从而会让处于其中的人在心理上觉得舒适。如果人们的行为超出了这些模式,就会感到不安全、焦虑,甚至恐惧。

人与人之间的舒适区差异极大。对于某些人而言,与紧张的工作环境相比,温馨怡人的家庭空间就是他们的“舒适区”。而对于另一些人而言,持续的有条不紊的工作才是他的心灵安定的源泉,工作是“痛”并快乐的。聚焦于工作中的问题解决过程就是他们的“舒适区”。对于有些人来说,发现缺陷和存在的问题属于他们的“舒适区”。对于另一些人来说,欣赏他人和赞美他人属于自己的“舒适区”。

需要注意的是,心理舒适区既有积极作用,也有消极作用。

积极作用


从正面来看,首先,舒适区是一种认知模式,它帮助人们维护自我形象,建立心理防御屏障,能够起到一种避风港的作用。其次,舒适区是自我调节器,它对人稳定情绪的作用。第三,舒适区决定了人对外界信息的接纳度。

消极作用


沉溺于“舒适区”的人,会不思进取、固步自封,其行为表现为:懒惰、松懈、倦怠和保守。久而久之,会感到迷茫和无助;对现状充满着一定的满意度,既没有强烈的改变欲望,也不会主动地付出太多的努力,所有的行为,无非是为了保持舒适的感觉而已。沉溺于“舒适区”的人,会感到非常惬意舒服,觉察不到任何真正的压力,没有危机感,甚至产生自我麻痹感。处于这一区域,有的人甚至感到自己优越于他人。

勇敢走出舒适区,克服花盆效应


套用张泉灵说的一句话:“时代抛弃你时,连一声再见都不会说。”张泉灵作为央视著名的主持人、记者,有着光鲜的职业和身份,是不是该满足呢?她没有,她从央视辞职,进入创投界,42岁的她称自己想“重来一次”。她举过这样一个例子,相信很多人也听过,远在东北的爷爷给孙子打电话,“你们俩夫妻别在北京混了,赶紧回哈尔滨吧。这儿有好事情,这儿的环卫局在招环卫工人,不是临时的,是正式的。而且给上保险,2000多元/月,可好了。”据悉,哈尔滨招环卫工这个岗位时,报了几千人。其中 200多人有完整本科学历,甚至还有硕士毕业生。

时代发展的太快,而我们的价值观可能还停留在上一辈。去饭馆吃饭,微信支付、支付宝支付,小学生都拿着手机在点击收付款,门口坐着的老爷爷笑着对我说,现在小学生都用微信支付,我们这些人老了,学不会啊,就是带现金。我清晰的看到变化带来的不适应与震撼。要适应瞬息万变的时代,就得走出自己的心理舒适区,去面对各种竞争与改变。

1、培养好奇心


好奇心是我们探索世界的动力,对生活保持好奇,你就有了探索的勇气,而探索本身,就是一种尝试,一种突破,一种前进。这一点不妨向充满童趣的孩子学习,遇到不懂的事情多问几个为什么,同一个问题试着从不同的角度去解决,对于感兴趣的事物试着去尝试。不去拒绝新事物,保持开放的心态,只有这样,你才不会故步自封而一直停留在过去的思想中。

2、感谢不安


遇到陌生人我们会感到不安,面对新工作我们会感到不安,处于新环境我们也会感觉不安,不安虽然让我们不那么舒服,但却是我们获得成长和突破的契机。因此,面对不安,我们先从理智上问自己,它会给我们带来成长吗?然后在内心中对能给你成长的不安真诚的说声谢谢,并接受这种不安,带着不安向你的既定目标前进。你会发现,用不了多久,这种不安就不见了。

3、每天都冒险一点点


生活需要激情与活力,而激情与活力又是突破舒适区的动力。而每天冒一点点险,是保持激情与活力的妙方。试着去和一个难缠的客户沟通,或者去尝试从未有过的装束,再或者去做一件一直想做却没有勇气做的事情,比如向喜欢的人告白,在众人面前演讲。新的尝试会带给你新的感觉。

4、学会延迟满足


如果一个目标困难重重,你还会去完成吗?如果一个付出暂时没有回报,你还会付出吗?要知道,我们每个人都希望尽快尝到胜利和成功的糖豆,但实际上笑到最后的却常常是愿意推迟吃糖豆的人。为了达到更大的成功,他们愿意在不安中逗留更长时间。可见,学会对困难的忍耐。

References:

Brown, B. (2010). The gifts of imperfection: Let go of who you think you're supposed to be and embrace who youare. Hazelden Publishing.

更多心理学知识,关注微信订阅号小麦心理X(xiaomaixinlix)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