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孩子遇到挫折时,博瑞智妈妈怎么处理?

2018-12-04  本文已影响0人  李小小呆

博瑞智实践分享(来自谷林霄老师原创分享):

周五中午,二宝牺牲午休时间在认真地修改一篇写过的作文,告诉我想下午在班里分享,自我感觉良好

“放心吧!下午一定读给全班听!”

下午放学,一见我就抱怨同桌和奖状的事,我是一头雾水没有理会。

一到家,他详细的描述这件事:

“妈,你说说多不公平,老师让四人一小组,每个组选出一篇作文进行分享,本来我们小组都选我,老师一问谁来读,我同桌噌一下举起手,老师就叫了她,最后每组分享的人各发一个奖状,赖皮的同桌,她写的才是我的一半长,有没选她,害得我白改作文了,也没得奖状,,气死我了------!”

说完,竟然坐在地上嚎啕大哭,可真是憋着一肚子的委屈!

爸爸过来开始讲大道理:

“我们是男子汉,就该让着女生嘛,没事,我们大度,不跟她斤斤计较。这次没得,还有下次------!”

他边说我边给他挤眼,表示别说了。听爸爸说完,孩子火更大了。

这时,我开始练习了:

“你说小组选的你,你还没举手同桌抢先了?

她没有按照事先说好的做,是挺赖皮的,导致我儿子没有分享他的得意之作,这可是我儿子一中午没睡觉换来的杰作呀!

全班同学和老师都没有欣赏到,真是太可惜了!你说接下来该咋办?”

“先把这事告诉她妈妈(也是英语老师,我的同事),让她妈知道她做得不对,回家批评她!”

“对,我也觉得这事得让她家长知道!”

“然后,再说说她写的没我好,才写那么一点儿,句子也不通顺!”

“你说的对,跟你的差远了!你下回举手举快点儿------!”

爸爸诧异地盯着我。

就这样,我们俩你一言我一语说了一会儿,他自己跑到卧室哭去了,我和爸爸就到厨房准备晚饭。

大概十分钟,他出来静静地坐在餐桌旁,和我们一起享受美食了!

在这期间,我们开始交流处理此事的正确方法,各抒己见。

这事就这样慢慢淡忘了,但有时还会问我一句:

“妈,给她妈妈说这事了吗?”老二有时就这么执着。

重复对方的话、谈感受(不带任何评价)、表示理解------我正在学以致用!

【实操案例解读】

这是一件教育孩子过程中,我们经常会碰到的“小事”,可是小事的处理却也需要“智慧”。

【事件】宝贝认真地修改写过的一篇文章,希望下午在班级里分享。(客观上来看,这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孩子积极主动,认真负责,可以看出孩子非常富有上进心。)

【结果】没有分享成,被“赖皮”同桌截了个胡,也没有得奖。

【情绪】生气  委屈  难受

面对这件事,该怎么处理才行呢?正好爸爸妈妈给我们示范了两种不同的做法。

【爸爸做法:大道理安慰】

首先看爸爸的做法(估计是我们很多家长下意识会做的)——讲道理:“我们让着女生……不跟他计较)

【结果】孩子火更大。

【分析】道理属于大脑区域,情绪属于情感区域,当情绪上来时,任何理性的信息是进不去的。

【妈妈做法:陈述事实—表达感受—弄清问题—提出解决方案】

“你说小组选的你,你还没举手同桌抢先了?“(陈述客观事实)”她没有按照事先说好的做,是挺赖皮的,导致我儿子没有分享他的得意之作,这可是我儿子一中午没睡觉换来的杰作呀!“(说出孩子内心的感受,当孩子的感受被理解和接纳之后,孩子的情绪其实已经慢慢平复了,孩子感受到被理解和接纳,心扉自动会向对面的人敞开)

”全班同学和老师都没有欣赏到,真是太可惜了!你说接下来该咋办?”“先把这事告诉她妈妈(也是英语老师,我的同事),让她妈知道她做得不对,回家批评她!”(虽然理解孩子的情绪了,可是还没完,要去引导孩子解决问题,妈妈帮助孩子提出问题)

【注意】在情绪后面掩盖的孩子的真正需求是:面对这种事情不知道该怎么处理的困惑与无助感。如果我们引导不合理,孩子的无助感一直存在,下次遇到这件事情,他还会哭鼻子,时间一久,孩子无助感深的话,面对此类事情,孩子会产生严重的挫败感,形成”我不行“”我不好“”我不如别人“的自我观念,孩子内心的自卑便被培养出来了。

“先把这事告诉她妈妈(也是英语老师,我的同事),让她妈知道她做得不对,回家批评她!”(孩子开始动脑筋去想办法解决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解决方案)

“对,我也觉得这事得让她家长知道!”(先不说方案合理不合理,但孩子提出来了,就要对孩子表示肯定)

“然后,再说说她写的没我好,才写那么一点儿,句子也不通顺!”(孩子继续在表达自己的委屈和感受)

“你说的对,跟你的差远了!你下回举手举快点儿------!”(妈妈继续共情)

  ……

【结果】出来静静地坐在餐桌旁,和我们一起享受美食(至少情绪平复了)

解读与分析就先到这里,妈妈的基本步骤做得都很到位。面对方法有情绪时怎么做:

1.陈述事实

2.表达感受

3.提出问题

4.引导自己解决(问怎么办?)

你get到了吗?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