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写作疗愈自己
——张进
上面这句话,是我在写完这篇文章之后,点开微信就映入我眼帘的。
曾经,我有过很多“心电感应”的状况出现。特别是和心爱的人在一起,觉得那是心有灵犀和缘分,更应证了关系的可贵。
现在看来,更觉得是亲密感让两个人很近,思维和能量层面的同频共振。
觉察力的提升,让我在这一层面的体验更加的丰富和细致。
一位伙伴说,所谓文笔,就是觉性。当时不明觉厉,现在看来真是如此。
最近我在努力让自己多写一点。也经常学习别人是怎么写。在伙伴们的帮助下,我对写作的认知产生了变化。
我现在在做的是,阅读欧文亚龙的《团体心理治疗——理论与实践》,每周结合自己的成长团体经历,写一篇读书体会。
NLP里面提到过一个概念,叫“心锚”。
意思是人的内心,与某一行为或者表情、动作之间产生的固定链接模式。
如果这样的链接形式被重复使用多次,心锚就会发挥它的积极作用。
在写作层面,我正在建立每周二交作业这个“心锚”。
对于我真心想做的事,我一直克己自律。
写作开始之前,我是恐惧的,但只要写作开始,我就能充分投入其中。
这件事情对我产生的疗愈作用,比学习一本专业书籍、努力走向团队带领者的意义更重要。
心里很堵的时候,觉得整个人都不通透,像是一个塞满了打结的绳索的管道。
而写作的过程像水,灌满这根管子,让能量流动起来。无论是用键盘敲出一个个字符,还是用笔在纸上书写,这个过程,就是一个自我整合的过程。
这就像是在做沙盘游戏,有限制、有自由、有陪伴。在写作的过程中,我给自己营造了一个自由而受保护的空间,把内心的感受当做一个个沙具,按照自己的期望,摆放他们。
限制,就是我个人的经历有限,学识有限,表达能力和词汇量有限,可以调动的内心资源有限。
自由,就是在“读书笔记”这个限制下,我可以沿着自己的思路进行总结。我不会担心过多的自我暴露,会对自己产生负面的影响。
陪伴,就是在写作的时候,为自己营造一个特别的“场”。纸笔是我的陪伴,电脑是我的见证。更重要的是,我有能力陪伴自己。
每个人都只可能拥有有限的自由。限制和自由有时候就像硬币的两面,他们互为映衬。如果没有“限制”,自由也就没有了形,不可见,也无从感受。
庄子讲,外化而内不化。对于外部世界,我可以避重就轻地从俗,但内心是自由的。外部的“限制”其实衬显的是内部的自由。
跟随写作这个过程,完成精神上的重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