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在书院|心比天高命比纸薄
前几年有一段时间,杜甫突然火了,变得非
常忙,网友各显神通,“杜甫很忙”在各个
社交圈掀起一阵流行风,被改编的恶搞图至
今偶尔还能看到。但其实,历史上真正的杜
甫却并不潇洒。
杜甫的求仕之路
杜甫的祖父杜审言是唐高宗时进士,远祖可追溯到汉武帝时期有名的御史大夫杜周。也正是因为这样的家庭条件,杜甫在青少年时期过着相当富足的生活,而且早早就表现出了对诗歌的极高领悟力与天赋。喜欢游山玩水,更是在24岁游玩期间就写下了“会当临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千古绝唱。
可是游玩毕竟需要资本,杜家实际上到了杜甫这代已经有些家道中落了。杜甫还是得为自己的前途着想,那就是参加科举考试,在大唐求个一官半职。
24岁时,杜甫第一次参加进士考试,没有考上。但是由于当时杜甫正值年轻,满腔热血,加上家道尚可,所以这次失败并没有给杜甫带来什么阴影。
后来,唐玄宗举办了一次特别的考试:只要有一技之长就录取。那一年,杜甫已经36岁了。他相信自己的机会终于来了。然而这一次,由于当时掌权的宰相李林甫口蜜腹剑,排斥所有有才之士,导致成绩公布时榜单上空无一人。杜甫再次无功而返。
被如此戏弄的杜甫,等来等去,终于等到了一
河西尉的岗位。在唐朝,积累县尉等基层工作经历,都是将来上位的绝佳途径。可杜甫却秉着不肯为五斗米折腰的精神放弃了。“不作河西尉,凄凉为折腰。
然后朝廷又改任他为右卫率府胄曹参军,其实就是兵器保管员。杜甫虽然依旧觉得委屈不想干,但他没有拒绝,因为他不想饿死。
杜甫的颠沛之路
可是估计杜甫自己也没想到,就连这份工作他也没做多久,因为,安史之乱爆发了。叛军攻破潼关,玄宗皇帝西逃入蜀,杜甫没有入蜀,他听闻唐肃宗于灵武即位,立刻星夜奔赴灵武。但是不幸被叛军抓捕,带入长安。
曾经想去也去不了的长安城,如今成了想出也出不去。他很难过,为了这个国家和黎民苍生,写下了“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后来,他终于辗转来到了肃宗的大本营。“麻鞋见天子,衣袖露两肘。”见到肃宗时,杜甫已经是衣不蔽体,形如乞丐。唐肃宗一看,非常感动。于是留下杜甫在身边,让杜甫做了个左拾遗,官居从八品上。
后来,房琯因兵败被肃宗打入另册,杜甫不服。他认为肃宗皇帝这么做太过分,上书力谏。肃宗一气之下,将他赶去华州做参军。直到公元759年,肃宗大赦天下,杜甫带着家人几经流离,终于到达安逸的成都。
一生流离悲苦的杜甫在成都度过了多年来最舒服的时光。他亲自耕作,种菜养花,与农民交往。
对春雨之情很深,因而写下了这首描写春夜降
雨、润泽万物的美景诗作《春夜喜雨》。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近杜甫的《春夜喜雨》
感受一下诗人对于春雨的这番特别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