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茶
中国几千年喝茶的历史,底蕴深厚,长盛不衰。上至皇宫贵族,下至平民百姓都有自己独特的喝茶方式,或精致,或朴素,或大气,有的如同是北方大汉一样豪气干云,有的就像是江南女子般的温婉动人,再有的像是勤俭持家的葛朗台式喝法,总是舍不得一饮而尽,就喜欢慢慢品尝与回味。一千个人眼里有一千个哈姆莱特,不同的人就有不同的喝茶方式。喝茶是一种爱好,也可以说是一种修养,从一个人的茶品中也可以看出一个人的人品。
老家就在福建,无论是在城市还是农村,颇有饮茶之风。但凡客人上门拜访,或是亲朋好友齐聚一堂,无不以茶相待。寒冬腊月,北风萧瑟,屋外气温极低,但是屋内确实暖和异常,大家围坐一炉饮茶,不时有欢声笑语与茶香飘出屋外,颇有“寒夜客来茶当酒”的意境,令人格外欢喜,如果一个人能够仅仅闻到这种茶香就可以判断是什么茶,那真是神人也。老家流行比较多的是铁观音,家中有族人拥有一大片茶山,种植各类茶叶,平时所泡的铁观音就从他手中所买。茶市的水很深,你永远无法准确的判断出你买的茶叶是否好喝,只有找熟人才会比较放心。前些年茶叶被曝出农药残留物质比较多,人心惶惶,生怕自己买的茶还有过多的农药残留。族人的茶山就在老家,一眼就能望得见,从茶叶的生长,采摘,炒制,包装,每个环节我们都看得见,至少喝得放心。价格倒是其次,关键它得是好茶,绿色无公害。市场上有些茶叶包装的非常精美,用一句是来打比方就是:“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包装之后就是“烨然若神人”。金玉其外败絮其中,喝起来一点茶的韵味都没有。说到底,这种茶搞得就是“面子工程”,送领导阿谀奉承,溜须拍马必须之物,能不能上位,能不能晋升,就看茶叶送的好不好。识趣的人都知道,精美的茶叶包装盒里装的不仅仅是茶叶。这是一门艺术,一门只有中国人才懂得的艺术。
当然,作为我们小老百姓,无欲无求,茶仅仅是茶而已。要想好好品尝茶叶的清香有四部曲,一是备好茶叶,二是烧好沸水,三是拿出茶具,四是泡好茶。这四个步骤,缺一不可。取出一包上好的铁观音,沿着包装袋上的缺口,轻轻撕开,里面的茶叶在安静的睡着,它一直在等着一个人将它唤醒。外包装撕开之后,里面还有一个小包装,它将茶叶密封,保证它不至于变味。将它最后一层伪装撕开之后,一股茶的清香,扑鼻而来,刺激人的每一个嗅觉神经。取出茶叶之后,我们要做的就是清洗茶具。把茶杯、茶壶放入透明的玻璃碗里,等沸水稍微冷却之后,轻轻的将沸水倒入玻璃碗之中,让这些水流经这些茶具的每一个细胞,将污秽与污浊通通洗净。人入地狱得喝孟婆汤,忘记前世今生。在我看来,这些沸水跟孟婆汤有异曲同工之妙,每一次清洗都是重新的开始,一直在轮回。接下来用专门的夹子,小心翼翼的把洗好的茶具一一整齐的放在茶盘之上,有如棋子之于棋盘,气势磅礴。接下里开始最重要一部曲——泡茶。泡茶之前首先得洗茶,因为茶叶在包装、制作过程中可能会残留灰尘及其他不干净的东西,先洗一遍茶比较好,洗过之后茶的味道也比较好。把刚拿出的茶叶,轻轻的倒在洗好的茶杯里,拿起烧好的热水,对着茶壶慢慢的注入,等到有水在茶壶的三分之二,干脆的收手,拿起茶壶匀一匀,让水能够将茶叶的杂质清洗干净,接下来将这第一遍的茶水倒掉,再次倒入热水,迅速的盖上茶壶的盖儿,静待上一些时间,等水和茶叶充分的融合,散发茶的清香。等到时间刚好,你可以揭开茶壶的盖儿,有种清香沁入心脾。拿起茶壶,慢慢的倒进你要喝的茶杯里,不要太满,八分就好。在你喝之前,可以先闻一闻它的清香,之后让茶水滑入你的口中。当它刚刚进入口中时,味道虽然涩,但当它在缓缓渗入喉咙时,你会感到一种清香的回味,一种难以言状的美妙,令人不仅胃里暖暖的,心儿也是暖暖的。
有一句话说得好:“人谓百花好,我称茶独王。一杯清肺腑,入梦亦留香。”虽有百花争奇斗艳,妖娆异常,还不如一壶清茶使人来得舒服与自在,让人既能出世,又能入世。生活是纯粹的,生活也会让人心碎。大多数人的生活就像是饮茶一样,由苦回甘。你总会好好的生活,期待有一天日子美好无比。唯此,“愿我们都能够在一杯茶里品悟自己的过去、现在与未来,认真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