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十一狂欢节
晚上看见朋友圈有人感叹:双十一总算是结束了!不知为何我也长舒一口气般地感同深受。
11月11日从最早的“光棍节”到后来的“购物节”,我从没觉得和我有啥关系,光棍节时我已经结婚,购物节时没有闲钱,只是教会我怎么网上购物,手机付款。
再往后多少年,突然双十一变成一年中最大的网上购物节时,我也跟着适应了支付宝、淘宝、付款、收快递的生活。还记得某一年为了抢特价家电通宵未眠,那时候的价格战真的可以让人得到实惠;还记得一到双十一就忙着囤家居用品,什么纸巾、洗衣粉、牙膏牙刷买一大堆,然后用上一年不担心没的用;还记得双十一零点倒计时的激动,一到零点忙着清空购物车抢最实在的价格,抢到后的心满意足不亚于三十晚上守岁的快乐!
可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双十一变成了负担?特别是今年双十一拉长战线,从十一月一日开始预付款,付尾款;到双十一当天前一小时的特别价格,十几天的全民狂欢活动,撸猫赚金币升级,组队比拼,每天花大量时间撸猫到最后满级也才几十块钱的红包,而且只限当天使用,为了使用这个红包也确实动足了脑筋。
满减活动看上去挺好,满300减40,跨店的结果,是你永远不可能买到整300的商品,于是很多小伙伴,为了凑满减拍了很多不需要的东西,然后火速退货,为啥双十一只公布当天的销售金额,第二天的退款金额也公布一下感觉才更真实。
零点的抢拍,前几百名特价等等的活动,看价格真的挺心动,可是等你真的去抢、去付款时不是卡顿就是付款不成功,再进去就没有这个价格了,拼手速吗?我是苹果11,速度应该不慢,可也是这种结果,不懂那些抢到的人到底是坐在哪里才能抢得到,路由器上吗?
双十一真的越来越不实惠,铺天盖地的宣传不如来一次实际降价,很多商家把定价提高再到双十一降下来,其实就是平日价格。另外,各种䃼贴各种红包,各种使用限制,为了拿到实惠一点的价格,要做各种研究,学习各种领券方式,学会各种付款方式。到付款时更要特别当心,需要看清楚到底有没有满减,到底有没有使用了红包,那一排排的数据又小又不明显一不留神就会被迷惑,付错款稀里糊涂地买了单。
网上很多人在呼吁理性消费,如果你可以做到不上网,不跟风,不差钱,当然可以完全一分钱不用花,不会掉入这全民狂欢的陷阱。可惜做为一家之主,开门六件事儿一件都逃不了,到手的工资完全不够花,因此只好跟风、只好做足功课、购物车里塞满了各种杂物、各种食物,最搞笑的是双十一零点一过竟然买了两袋大米,网络真是无奇不能!这一不小心花了几千大洋。
双十一对你欢喜对你忧,一年辛苦存的一点存款,都在这全民狂欢活动里消耗殆尽,听说还有不少朋友为了心怡的商品负债累累,还好一年只有一次双十一,一年多几次双十一,估计要吃土吃一年了。
今年就这样吧,还是买了很多需要的东西(收纳箱、食品等),还入手了平时想买却不敢下手的东西(指纹锁),总体来说还是优惠了不少,过完这个节,回归正常生活状态。心里终于踏实了……